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邱政達/玩電視新聞的國小老師

馬萱人
user

馬萱人

1996-04-15

瀏覽數 15,700+

邱政達/玩電視新聞的國小老師
 

本文出自 1996 / 5月號雜誌 第119期遠見雜誌

求學時一路順風自台北師專畢業、並分發至最中意的花蓮地區的國小老師邱政達,現在是現場直播電視新聞的導播、製片、攝影兼剪接。

邱政達「服務」的這家「兒童電視新聞聯播網」,堪稱全台獨一無二。其「轉播站」設於花蓮縣鳳林鎮鳳林國小,由該校課外活動新聞組學生自任主播及記者。一九九四年年底開播至今,只要學校全天上課,中午現場播報十分鐘的「鳳小新聞」,就末曾開過天窗。

臉型方方正正的邱政達,回想當初由花蓮縣一所山地國小調至鳳林擔任教務主任時,該校只有「鳳小天地」月刊一種印刷媒體。他深感月刊的時效不足以擔當現代傳播重任,便利用「莎士比亞」桌上型電腦排版軟體,劍及履及地將其改為週刊,繼而增頁;「如此一來,只要學生願意寫文章,就有發表的園地,不用在全國性報紙上和城市的小朋友競爭。」

同時是花蓮縣國語科輔導員的邱政達,操心的不是自己寫新聞稿、打字及編輯的時間增加;就怕小朋友不提筆。

從邱政達講究效率、鼓勵學生參與的作風看來,不難想見他為何敢做連專業電視台都不輕易嘗試的現場直播。鳳林國小普獲省教育廳補助一批視聽教材;不過,賣器材的商人口頭講解簡單用法之後就走人,邱政達只好自行摸索各類機器的進階操作方法。

待他好不容易將各間教室的電視連線,並教會小朋友基本的採訪技巧,卻發現錄影播放的新聞節目耗廢過多後製時間。邱政達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將「鳳小新聞」改為現場直播。雖然每次只有短短十分鐘,也夠讓幾位指導老師和新聞組學生,在主控室裡手忙腳亂比上好一陣子了。

今年三月二十三日,各大電視台競相轉播總統大選開票結果,「鳳小新聞」則早在一週前即推出另一場選舉立即轉播--該校的自治鎮長全校直選。當天各班學生投完票後,就能在教室內即時收看開票過程,選民「時而喝采,時而怨嘆」:學生主播並馬上訪問老師對該次選舉看法,「讓同學一邊看、一邊學,達到民主法治教育的目的。」邱政達在校刊上寫道。

如今,「鳳小新聞」的觸角已逐漸延伸至校外社區,而且堅持絕不抄襲大眾傳播媒體新聞。它的精彩甚至吸引了當地有線電視台,向鳳林國小購買版權剪輯播出,深獲家長好評。去年底,該校還成立了「鳳小(廣播)音樂網」;並將二八六電腦起死回生,連線為校內教學網路,「將來小朋友投稿,只要告訴我檔名就好。」邱政達興奮地說。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童年只有一次

不過,邱政達一路獨行,可不是事事如意。他體察,從前的教育「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適應未來的生活」,所以他主動推廣基礎傳播教育,希望學生成為「媒介高手」。但是,邱政達也了解,這對多數老師而言,只是件自找麻煩的事。

他必須時常和學生家長溝通,證明讓小朋友參與刊物編輯或新聞播報的學習效果,並不比正襟危坐上一堂國語課的效果差。而從鳳林國小畢業的學生,也會面臨傳播教育斷層的問題,「已經有升上國中的新聞組同學,回來向我抱怨了。」邱政達苦笑。

最近,邱政達參加「全景映象工作室」在東部承辦的「地方記錄攝影人才訓練計畫」,才發現當初自己土法煉鋼的攝影、剪接等技巧,有不少錯誤之處。現在,他必須忘記老方法,重新學拍片。週末上完課、半夜回到家,邱政達還得為週一出版的校刊忙至天明,「我一次只能專心做一件事,家務事只得先撇在一旁了。」他在自嘲之外,不忘向辛苦的太太說聲抱歉。

「有時候覺得,到一所四千人的小學,到底比在一所四百人的小學,有較多的影響力。」當初主動至後山任教的邱政達,不免也有倦勤的時候。他羨慕某些縣市的開放式教學,可以發揮教師所長;他也贊成並期待明年實施的「教師聘任制」,「也許有一天,我會毛遂自薦到理念相投的學校,離開花蓮。」台北人邱政達坦言。

無論如何,為了即將改為日報的校刊「鳳小天地」,他可還會忙上好一陣子。雖然現在最大的困難是購買紙張的經費,邱政達和同事仍然決定辦這份報紙。理由是「孩子們的童年只有一次,從事教育的人,沒有權利等錢到了才做有益於學生的事。」邱政達衷心寫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