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些大人沒長大

我輩中人

張曼娟
user

張曼娟

2017-11-30

瀏覽數 65,250+

有些大人沒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12月號雜誌 繼承者們的考驗

在大學教書的時候,遇見過一樁暴力的家庭事件,女學生喬安來我的研究室求援。她看起來真的很糟,雙眼浮腫,瘦了一圈,委頓在沙發上,一講話就流淚。

她的爸爸被公司資遣之後,消沉了一段時間,媽媽仍每天辛苦工作,想不到爸爸竟然出軌了,還說要追求新的人生,向媽媽提出離婚。媽媽非常憤怒,當場就怒打了爸爸一頓。那一天,三個孩子都在家,拉開了他們倆,勸說好久。

然而爸爸的外遇依然藕斷絲連,媽媽的暴怒愈來愈誇張,把毆打爸爸的過程用監視器錄下來,夜深人靜時傳給孩子們看。喬安一邊看一邊哭,她沒辦法勸媽媽,也沒辦法好好跟爸爸溝通。

「爸爸為什麼要外遇?媽媽為什麼這樣打爸爸?她為什麼要寄影片給我看?我不想看,不想知道這些事呀!他們到底怎麼了?」她哭泣著吶喊,我只能擁抱她,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他們不是大人嗎?什麼時候才要長大?」稍稍平靜之後,她嗚咽著,斷斷續續的說。

事實的真相是,有些大人總是沒有長大。這些沒有長大的大人,心裡其實盤據著一個任性的小孩。那小孩不肯面對挫折,將哭鬧轉化為憤怒;把所有不順遂都推卸給別人。

「小時候因為父母忙著工作,所以忽略了我。」「家裡氣氛總是嚴肅,所以我很難放鬆。」「哥哥姊姊都很優秀,雖然父母沒說什麼,但我覺得壓力好大。」自從「童年創傷」成為顯學之後,大人開始爬梳童年,挖掘傷口,每個人似乎都可以找到癥結點,來解釋自己的瑕疵。旁人也多了同理心,包容、忍耐與諒解。

如此一來,那個任性的小孩就可以不斷的自怨自艾,扮演令人同情的受害者角色了。

自怨自艾的人只是不肯正視問題

只是這樣的戲碼看多了,我也慢慢收斂起自己的同理心,雖然在成長過程中有過創傷,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當我們成長之後,若沒有力量重整,自我修復,豈不是白白辜負了照顧過我們的人?豈不是浪費了這麼多年的歲月?倘若仍沉溺在自憐的情緒中,而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又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那些被心中任性小孩擺布的大人,就像肯德基廣告中滾倒在地,哭喊著:「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肯德基!」的青年,只要把「這不是肯德基」轉換為「這不是我要的生活」就很貼切了。翻滾哭喊,並不能喚來肯德基,必須得站起身來,不管門外日頭燄燄或風霜雪雨,走出去才能找到你的肯德基。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永遠將過錯推諉給別人;總認為自己是不幸的受害者;難以擺脫自憐情緒的所謂大人,請快點長大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