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從眼淚中找到美好事物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12-12

瀏覽數 21,000+

從眼淚中找到美好事物
 

1995 年,北卡羅來納大學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的心理學教授—羅倫斯.卡洪(Lawrence Calhoun)博士,他創造了一個新詞:「創傷後的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用來描述一種恢復能力—不只能使人從危機中復元,還能讓人變得更好。他表示:「這不只是恢復精力。一般的復元是指挨打後搖搖晃晃,然後再站起來。創傷後的成長截然不同,是指當你再度站起來時,你已經蛻變了。」

當你在人生中感受到劇烈痛苦,你需要更偉大的目標。

米勒德.富勒(Millard Fuller)

著名的比丘尼佩瑪.丘卓(Pema Calhounn),其暢銷著作《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When Things Fall Apart)造福了無數世人,她坦率談起自己離婚的經歷催化了心靈覺醒,也因此造就她的畢生志業。她語帶幽默、謙卑地分享,當她丈夫宣布有外遇要離婚時,憎恨使她變得憔悴。當時她是學校老師,由於上一段婚姻也是失敗收場,所以獨自撫養前一段婚姻的兩個小孩。接下來的幾個月,她滿腔怨恨,憤怒煽動她做出心胸狹窄的舉動。在此之前,她所熟悉的自己是善良又樂觀的人,毫無心理準備自己竟然變得如此陰鬱,憎恨的報復和報仇幻想幾乎吞噬了她。這些毀滅力十足的衝動不停糾纏她,逼迫她積極尋找固若金湯的安全陣地。她涉獵各種心靈戒律,設法找到慰藉,偶然間發現冥想大師邱揚.創巴(Chögyam Trungpa)撰寫的一篇文章,指引她理解自己的遭遇。在那篇文章中,他宣稱消極本身沒什麼不對,並將我們較為黑暗的情緒稱作「有趣又有創意的潛力,能將你喚醒。」他主張那是消極帶來的副作用,點出真正的問題—無止盡的指責及連續不斷的憤怒。然而,這種為了發洩精力的消極表現不一定是壞事,反而有所幫助。這種領悟吸引她踏上佛教之途。一年之內,她成為比丘尼,從此陸續幫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找到平靜及滿足的人生。

只有在夠黑暗的時刻,你才能看見星辰。

小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

分手會改變我們,並有激發我們突飛猛進成長的潛能,那是我們用其他方式無法達成的。你再也無法變回過去的你,但不論你變好或變壞,都是你的選擇。至於這場分手是否會讓你的人生壑然開朗,實現自己最大的潛能和天分,或是局限你未來的日子,最大的線索就是—回應你的痛苦所下的結論。

面對劇烈的痛苦,有些人會決定永遠不再愛人,或是斷定自己不善於擁有親密關係,又或者,覺得愛情適合別人但不適合自己。愛情結束後你會置身於十字路口,我們之中的有些人會在心碎之後,繼續過著更空虛的生活,我希望你不是那些人。

這一刻,正是掌握人生的最好時機。你會想要運用沉重的痛苦,洗滌你在生活中表現出的每個無意識、受恐懼驅策且習以為常之方式,擺脫黯淡、不真實的自我版本。你也會想把傷痕轉變為嚴肅的承諾,藉此實現潛能,追求自由、健康、快樂、貢獻的人生,徹底實踐愛。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你可能此刻不在乎自己成為擁有那些潛能的人,因為你一心想要回復成過去的你。不過人生已經保證你不能,你無處可去,只能向前走。你正處於棘手的過渡時期,但千萬要當心,不要困在那條重生的產道裡垂死。

這世界會打擊每個人,但許多人會在創傷後變得更強大。

厄尼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就像分娩日來臨的媽媽,妳必須卯足全力把小孩生出來。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說:「如果你行走在地獄中,那就繼續前進。」當你奮力通過失戀的黑暗蛇行隧道,拚命想要確定自己會迎向光明,那就全力以赴,達成目標。

每當人生賜給我們巨大的失望,我們就要做出選擇。我全心全意懇求你,選擇人生、善意、真理、美好和愛。我保證,雖然現在你可能充滿悔恨,但這是唯一你永遠不會遺憾的選擇。

從眼淚中找到美好事物_img_1

本文節錄自:《親愛的,分手不是你的錯:5步驟好好說分手,找回愛情的自由》一書,凱瑟琳‧伍沃德‧湯瑪斯(Katherine Woodward Thomas)著,陳家倩譯,臺灣商務出版。

圖片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