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簡單三步驟 讓「假天然」商品無所遁形

「天然」「有機」大行其道 到底哪個是真是假?

謝明彧
user

謝明彧

2017-11-17

瀏覽數 30,350+

簡單三步驟 讓「假天然」商品無所遁形
 

這幾年,「天然」「有機」「草本」等口號大行其道,尤其在美保洗沐產品,不只藥美妝連鎖通路特別開闢專區,每個產品也強調含有天然成分。

然而,這麼多標榜天然的產品,到底是真天然?還是假天然?

例如洗髮精加兩滴精油,也是「添加純天然成分」;沐浴乳號稱「天然成分高達97%」,結果97%都是水,重要的洗淨成分和添加物還是化學原料。

很多時候,天然只是用來掩飾內容物中更多的化學成分。

到底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忙揪出那些「真化學、假天然」的產品?

三步驟看標示,簡單剔除魚目混珠的假天然

芙彤園創辦人兼執行長詹茹惠強調,如果是真天然,就不會一直強調天然兩個字,而是用產品的事實去證明!

消費者想挑選天然商品,只需簡單三步驟,從瓶身標示就能看出端倪。雖無法完全杜絕企圖混淆的廠商,至少可過濾八成以上用詞彙迷惑消費者的假天然商品。

第一步:看瓶身廣宣——零化學添加vs.含天然成分

很多品牌都寫「含天然有機成分」「添加純天然精油」「天然成分達97%」等強調內含的天然成分。

相對這種「我加了什麼」的「正面表列」,真正的天然應該敢標示「零化學添加」,用負面表列公告自己沒有添加化學成分,才是真正純天然。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這也是為什麼衛福部今年五月修法公告,禁止洗潔劑使用「食品級」「無毒」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的描述;除非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或有機,也不得在「品名」「圖畫」或「記號」上做相關宣傳。

第二步:看產品說明——中文標示vs.英文標示

翻到背面看產品說明,很多商品成分說明都是英文,只有使用說明用中文,很可能是廠商想利用多數人看不懂英文專有名詞的盲點,讓消費者在選購當下,分不清產品裡到底添加哪些成分。

純天然製品,成分說明絕對不怕標示中文,當沒有怕被人知道的成分時,廠商才敢寫清楚讓大家都看懂。

第三步:看成分多寡——成分簡單vs.成分複雜

天然產品的成分都不會太多,以天然洗沐產品為例,除基本洗沐原料外,就是天然的介面活性劑(如肥皂草)、抗菌成分(如精油)、起泡劑(如蘆薈、海藻)。

非天然產品則會添加許多化學介面活性劑、防腐劑、起泡劑等,成分標示可能達幾十項,有一般人看不懂的化學成分在內。

簡單透過以上三種方式,大概就能過濾約八成的非天然產品。

簡單三步驟 讓「假天然」商品無所遁形_img_1

(圖/美妝、藥妝商品琳瑯滿目,仔細挑選才不會上了「假天然」的當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