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e-moving親民風 商用、觀光好幫手

充電派的決心〉中華電動機車廣設充電站

蕭玉品
user

蕭玉品

2017-11-02

瀏覽數 7,500+

e-moving親民風 商用、觀光好幫手
 

本文出自 2017 / 11月號雜誌 非正職大軍來了

「這台吃電的不用加油,省錢、又清潔,世界新潮流!」導演吳念真在廣告裡,大力推薦中華電動機車e-moving。

這支廣告,描述一位熱情的里長「阿梅」,每天騎著一台e-moving,穿梭在大街小巷,用環保、省電、安靜的方法,服務里民。

廣告推出一年,YouTube點閱率已超過百萬,「真的蠻有效的!」中華汽車電動二輪營銷部經理黃奕元分析,從里長切入,是在跌跌撞撞中想出的方法。

聚焦里長 免費供騎當廣告

他們發現,一般消費者買e-moving,看準的是高CP值,因為充電一公里約0.07元,相較油車一公里要付0.7至1元,成本差了十倍。但車行老闆通常不鼓勵消費者買電動機車,因為不太需要保養,會影響收入。

為此,中華汽車團隊左思右想,想著誰比車行密集?誰最有說服力?「想來想去,就是里長了,」黃奕元笑著說。

加上導演吳念真也認同,每天在巷弄來去的里長,也可能是最大空氣汙染源,於是聚焦里長作為行銷廣告的訴求點。做法就是讓里長騎電動機車,里民們每天看,就有印象。

至今,中華汽車在公司所在地桃園市,已建置約700座充電站,當地里長有人一年騎了兩萬公里,連黃奕元都嚇了一跳。

例如桃園市東埔里里長江慶尚,去年9月拿到e-moving後,常騎去參加各種會議,在他的「耳濡目染」下,里內已有四個人投入e-moving懷抱。「e-moving蠻適合在都市騎乘的,不吃油、便利性高,」江慶尚笑稱,由於靜悄悄,每回他出現時,里民都說是「偷偷摸摸」。

但e-moving更大的主力,其實放在商用市場上,包括黑貓宅急便、摩斯漢堡、新竹貨運、停車收費等企業都採用。而綠島、澎湖、金門、馬祖等旅遊勝地的出租機車,也大多使用e-moving。

中華汽車會考量客戶的使用習慣、里程,量身打造適合的車款。例如一款專門設計給郵差騎乘的電動機車,就加裝GPS、加大置物箱。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由於電動機車市場加溫,去年至今,e-moving銷量已節節上升。在輕型電動機車市場,市占率超越40%,一年賣出超過1萬台,騎士們多為40歲以上。

限速60公里「是故意的」

但e-moving不像Gogoro,一推出就吸引目光,是經過一段陣痛期,才慢慢迎來春燕。

2010年時,中華汽車就率市場之先,首先推出。但當時賣得非常辛苦,政府補助時間是每年4月到10月,剩下時間幾乎沒有買氣。到底要用充電樁充電、還是抽換電池,團隊初期也為此傷透腦筋。

黃奕元相信,換電池是「短多長空」,充電則是「短空長多」,主要考量整體社會成本。儘管設置充電樁,要投入許多建置成本,但日後到處都能充電,充電成本就會降低。

至於設計,每款都經過嚴格測試。中華汽車產品工程部電子試驗組組長張重晃透露,車輛產製後,要經歷「冰火五重天」,上至高溫55度,下至負3度,要能耐熱、耐冷,才會量產。

各項設計也有邏輯。e-moving常被年輕騎士總抱怨速度不夠,催到60公里就到頂,這也是故意的。

「年輕人要帥、要速度,但機車是肉包鐵,我們寧願為了安全,限制速限,」黃奕元說。

從最初的牛步銷售,到後來一步一腳印,好不容易創下佳績。黃奕元不諱言,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例如操作介面要更簡便,符合阿公阿嬤的需求;外型也要更時尚,降低消費族群年齡層,抓準30到39歲的女性。

黃奕元帶領小而美的團隊,在一個近50年的老牌汽車廠中,用有限資源,做著從沒做過的事,終於露出了曙光。

(圖/中華汽車 提供)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