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左起 高世威副執行長、吳清山教授、溫學華行銷長)
信義房屋及遠見雜誌主辦的「星期二下午的一堂課—信義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力講座」,第二場「區域聯盟 跨地區的公益實踐之道」10月17日登場,由北市大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授吳清山引言,以中華電信及玉山銀行的成功案例,探討企業如何與社區在地力量結合,讓公益實踐能跨越地域擴散全台。
駐點服務加影像紀錄 喚起大學生在地關懷
成立11年的中華電信基金會,以縮短數位落差、耕耘社區生活、協助在地產業、紀錄在地故事為四大工作方向。副執行長高世威分享2009年開始的「蹲點・台灣」計畫,以「一手服務、一手紀錄」的概念,每年挑選25組大學生到偏鄉擔任志工,基金會提供住宿,為社區提供的服務及影像紀錄內容則交由學生自主發想。
目前每年都有數百名大學生報名甄選,除了暑假兩週的蹲點,後續也以頒獎儀式獎勵表現優秀的隊伍,並邀請學生們到各地透過巡迴影展分享心得。此外還舉辦「蹲點青年培力工作坊」,鼓勵參加過的學生投入非營利事業。
用刷卡消費回饋 改善偏鄉孩童閱讀環境
玉山金控在2007年發行亞洲第一張結合公益的頂級卡,透過每筆消費0.3%的回饋金,在台灣偏鄉地區建立玉山圖書館,改善閱讀環境,翻轉孩子未來。至今獲得超過十六萬客戶響應,市佔率超過兩成,更建立了125所玉山圖書館,超過六萬名學童受惠。
行銷長溫學華細數「玉山黃金種子」計畫,為了選擇適合建立玉山圖書館的小學,以一百到六百人的郊區國小為評估對象,派員親自訪視每所小學,從遴選、動工到開幕,都力求在兩個月內達成。圖書館以長期經營為目標,每三到五年就進行維修更新,每年還提供兩萬元圖書維護費,協助舉辦藝文活動,並鼓勵當地分行員工擔任志工。玉山更進一步通過簡訊,與信用卡客戶分享圖書館落成消息及捐贈金額,甚至邀請他們參加各自母校的玉山圖書館落成典禮。
企業用心規劃 讓感動與希望永續發散
現場來賓發問踴躍,包括如何遴選受助者、如何選擇書籍及鼓勵閱讀等細節。溫學華指出每所玉山圖書館的成立都經過仔細規劃,並與學校溝通,評估標準除了學生人數及資源,還有師長投入閱讀的熱忱,以及學校硬體改建的可行性;老師們也發揮創意,以閱讀次數累積點數,憑點數兌換二手書的方式,鼓勵小朋友閱讀。
關於蹲點・台灣對偏遠地區及學生的影響,高世威不諱言短短兩周無法改變社區,但確能帶來正向影響,留下許多動人故事。像是從沒碰過電腦的媽媽,學會上網寫信給女兒,或激勵沒有教科書的孩子立志考大學。大學生得到的成長與感動更大,就像有位醫學系學生說的,他在醫學院七年學會醫術,在蹲點兩週中學會愛人。
問到如何爭取集團認同及影響內部員工,溫學華表示玉山經營團隊提供CSR很大的空間及資源,並以知福、惜福、感恩的觀念教育員工,建立貢獻社會的企業文化,玉山圖書館的第一桶金就來自員工捐款。高世威則指出中華電信基金會是獨立的非營利組織,比較沒有包袱,除了鼓勵兩萬多名員工擔任志工,已在全台八十多個點推動的「數位好厝邊」計畫,除了支持各地進行數位學習課程及活動,也透過採購等方式協助在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