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那是一個對波士頓居民最難以抹滅且悲痛欲絕的日子,當天正在舉行第117屆波士頓馬拉松賽事,每年都有超過50萬居民沿途在跑者行經處給予支持與鼓勵,這是波士頓的傳統,更是享譽全球的最經典馬拉松盛會,但卻因為恐攻襲擊的悲劇,造成3死、183傷的慘劇。
在那個原本風和日麗、欣喜愉悅的日子裡,兩場爆炸震耳欲聾的聲響劃破天際,此起彼落的尖叫聲和絕望、淒厲的血腥場面讓馬拉松現場一陣混亂,這場由沙尼耶夫兄弟主謀、為了報復美國對於911之陰謀論與宣揚伊斯蘭教精神的攻擊事件,幾乎讓全城陷入戒嚴狀態,居民也活在恐懼之中……
2017年可說是波士頓馬拉松賽事後相關影視文化與影響力最悸動的一年,不僅在年初有馬克華伯格(Mark Wahlberg)與J. K.西蒙斯(J. K. Simmons)主演的《愛國者行動》(Patriots Day),即將於10月13上映的《你是我的勇氣》(Stronger)則由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做出最精湛且動容的詮釋。
一部描繪警方如何緝凶、追拿要犯的過程;另一部從受害者最真切、寫實的復健經歷做出著墨──兩部電影各用不同的角度、截然不同的視野,交織出如此扣人心弦的篇章,在傑克葛倫霍演繹的當事人傑夫鮑曼(Jeff Bauman)故事下,激盪滿滿溫暖、困難、逆境,還有對愛情與親情的酸甜苦辣。
2013年爆炸案發生時,年僅28歲的傑夫鮑曼原本是好市多的熟食部員工,案發當天,他正巧計畫到終點線等待參加馬拉松賽事的女友艾琳荷莉(塔緹安娜瑪斯蘭尼 Tatiana Maslany飾),雖然兩人在感情路上多次分分合合,但彼此患難與共的情感還是互相重要的牽絆──這場爆炸,會成為兩人愛情上的隔閡?還是更緊密的勇氣?
我們也許曾經在不同的電影作品中一窺復健時的勇敢和毅力,卻未曾真正窺探在那樣人生劇變的轉折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心理磨難──在傑克葛倫霍用盡生命力量演出的情感下,觀眾彷彿真正也身在這個平凡無奇的小家庭中成長,一起哭、一起鼓起勇氣,激盪心底最深的漣漪。
傑夫鮑曼的復健路,被許多美國人民視為精神寫照,也被當作英雄般看待,稱他為「Boston Strong」,媒體爭相訪問、球賽也積極邀請他作為開球貴賓,為的是一種鼓舞、一股正面勵志的力量。
但他在心底卻不禁納悶,「我只是去加油然後被炸斷腿,就因此變成英雄嗎?」
傑克葛倫霍為了將傑夫鮑曼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展現最深刻的面貌,不僅多次與本人深度訪和交流,兩人最後還變成了朋友,為的是了解他的心境、內心煎熬和生理痛楚。
而一個因為意外必須截斷雙腿的人生驟變,可不只是一個人的痛苦開端。
試著想像,當一個最熟悉不過的「步行」動作你都不能做,甚至連基本的便溺也無法順利完成時,家人與愛人又該怎麼辦?他們又該如何面對照護上最難以掩飾的苦悲?
傑克葛倫霍所呈現的,是勇氣、是希望、是無畏,但卻也是落寞、迷惘、自我否定,看著他「重新站起」的過程讓我們心生敬佩,更能從對電影的觀察中,發現愛情的偉大。
被媒體影評一致認定有望憑本片再戰奧斯卡的他,不僅將男主角復健療傷的皮肉之苦表現得極為寫實令人心疼,亦演出面對自我、女友和家人複雜而細微的心境轉折,與艾美獎影后塔緹安娜瑪斯蘭尼暖心又揪心的火花更讓人感同身受、熱淚盈眶。
一幕傑夫為了追回生氣下車離開的女友,拖著膝部以上僅存的雙腿,爬出轎車哭求女友回來的戲,不僅讓觀眾眼淚瞬間潰堤,也讓傑克邊演邊哭得筋疲力盡,他說,「這是個影響一生的角色,他讓我看清自己的缺陷和弱點,但也讓我相信無論我多麼絕望、哭得多麼慘,我都有再撐下去的勇氣。」
傑克葛倫霍還大讚本尊,「傑夫是個樂於敞開心房、不怕示弱的人,對我來說這需要無比的勇氣,我知道自己再怎麼努力揣摩都比不上他勇敢,但這也讓我每天在面對身為演員的脆弱和質疑中,漸漸體會堅強是什麼,我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