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學習原諒他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9-17

瀏覽數 25,850+

學習原諒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從小到大,她總認為自己是個寬大、有度量的人,但這次的事件,她看見了自己可憎的面孔。

在班上有個女孩,自從我看見她的第一天起就沒見她笑過,臉上總是寫滿憂鬱,好像堆滿了整個秋天的烏雲。

一天,她探頭走進辦公室,吞吞吐吐地說,不知道該怎麼去原諒一個曾經關係深厚的朋友小瞳。

她說那次事件的打擊太重,朋友竟在背後四處詆毀她,時間至今已超過一年,她卻仍站不起身來。

循著這個話題向下,我才逐漸明朗,最讓她心底糾結的,還不是原諒對方與否的問題,而是她看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自己。

從小到大,她總認為自己是個寬大、有度量的人,這是她長久以來面對自己的方式,也是唯一的一種方式。而這次的事件,讓她看見了自己可憎的新面孔。

她發現,經過了整整一年,她仍無法原諒她最好的朋友,甚至在對方道歉了之後……她發現,自己竟然是一個這樣無法寬恕別人的人啊!

原來她是被自己的新形象所打敗。

原諒別人之前,先原諒自己

當她口中仍叨叨念著無法原諒小瞳的時候,我懷著愛與悲傷對她說:

 「先去尋找那個蹲伏在洞穴中閉鎖的自己,和她對話,面對她,看清楚她的模樣,然後接受她。

 在與人和好之前,先與自己和好;在原諒別人之前,先得原諒自己。

 妳能不能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一個有種種缺陷、內心狹隘,甚至徹頭徹尾小心眼的傢伙?

 妳願不願意放手,去擁抱一個全然陌生的自己?

 接著,這個帶著缺陷、渾身瘡孔,但眼睛明亮的自己,才有機會去改變,走向下一個希望成為的自己。」    

這位親愛的孩子望著我,咬著左下嘴唇,眼中有一點疑惑、一點啟示、一點感觸,說自己從未用這種角度看待這件事。

生命中最難攀登的山——原諒

然後,我給孩子看了謝智謀老師(小謀老師)在TED演講的影片:《生命的陷落與超越》。

當出現心肌梗塞,醫師宣判小謀老師無法再爬山時,卻因為山是他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仍毅然帶著台灣的學生攀爬六千兩百公尺的喜馬拉雅山。

在艱苦幾近放棄的過程中,他體會到一件事:「爬六千、七千、八千公尺的山,不是最難的事,最難的是每天要爬的生命那座山:原諒得罪你的朋友,原諒得罪你的家人,原諒得罪你的同事。那是生命的山。」

看完影片後,我才來面對她一開始所提起關於原諒人的問題: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懷著忡忡的憤恨,無法原諒一個人,對一段過去耿耿於懷的最大問題就是,這會讓妳的心被它佔滿,塞不進其他美好的事物;這讓妳無法繼續愛、繼續給,讓妳手上的重量太沉重,無法扛擔起真正需要妳關切的事物。

 重複的去拜訪那個記仇的自己,默念千萬遍那些曾經受過的傷,只會帶領妳進入更深的懊悔,進入無人陪伴、無人體會的真空。

 況且,人很少想著要傷害別人,而只是想著要滿足自己。妳為什麼要拿對方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很多時候,原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原諒不是因為對方做了什麼,而是因為妳想為自己多做一些什麼。

原諒也不是縱容對方、壓抑自己,而是讓自己不繼續卡在時間的縫隙中,能邁步前行。

 而妳是否已準備好,去面對生命中那座最難攀登的山,就是饒恕曾經傷害自己的人?」

她的身子陷入椅背,身旁彷彿圍繞沉思的光暈。

離開前,她篤定地告訴我,她會再想想的。

原諒,是讓自己能再次向前

一週後,這個孩子說她想清楚了,邀我去和這位朋友見面聊聊。

經過了片刻難忍的沉默之後,她朋友小瞳打破了寧靜,說出了第一句話後就崩潰失聲,連連懇切的道歉。

想起一年前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小瞳克制不了自己激動的生理反應,牙齒猛咬自己左手食指,直到咬出血痕。

看見小瞳崩潰,我學生立即傾身抱住她,眼裡盡是不捨與溫柔,輕輕地直說:「沒關係,沒關係,這些都過去了!」

這一刻,我看見一種人性的光輝;那種諒解與關愛讓我感動,也完全融化了我的心。

小瞳離開後,她告訴我,那天聽了我對她說的話之後,回家思考了許久,發覺自己這一年內心塞滿了委屈與不滿,幾乎讓她無法往前,所以她決定要原諒她的朋友,為了多年的友誼,也為了她自己。

最後,我請她不要忘記了這種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真情流露;不要忘記原諒人時,那種帶給自己心裡暖烘烘、沉甸甸的感受。

學習原諒他人_img_1

本文節錄自:《老師該教,卻沒教的事》一書,吳緯中著,寶瓶文化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Toa Heftiba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