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公司的合約 身為消費者的你能拒絕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7-28

瀏覽數 12,450+

大公司的合約 身為消費者的你能拒絕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再舉另一個例子,法律長久以來規定,如果合約的一方是被脅迫簽訂的,這種合約是無效的。這也是個道德原則:合約的一方不能在違背本身意志的情況下被強迫簽訂。在槍口下簽訂的合約,沒有任何人有遵守的義務,法律也不會強制執行這種合約。

不過要如何定義「脅迫」?當一家大公司透過其智慧財產權鎖住了一個市場,控制了標準或網絡平台,加上成群結隊的律師與遊說人士,買方或賣方沒有真正的替代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合約在本質上是脅迫的行為,或似乎是脅迫的行為。而且現今的合約通常充滿著各種條件(通常是小字印刷體),以否定員工、借款人、顧客任何有意義的選擇。儘管如此,大公司擁有政治與法律影響力,而能確保這些合約的強制執行。

有一條合約條款在近年來變得十分普遍,就是當事人任何委屈或索賠的基本權利被拒絕後,規定交由仲裁人仲裁(通常是由公司指定的仲裁人),並且必須接受裁定而不得向法院上訴。這項條款明顯是操縱設局,而有利於將這些條款嵌入標準合約的大公司。根據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投訴工作機會受到歧視的員工交由仲裁人仲裁時,只有二一%獲得救濟,但是,當這些投訴是交由法院裁定時,獲得救濟的比例竟達到五○%到六○%。

同樣的,許多網際網路的知名網站在規定用戶同意的服務條款中,禁止用戶在網站內容出錯時對網站擁有人提出訴訟(個人或屬於集體訴訟)。在某些網站上,用戶點擊一個小圖示,確認他們接受這些條款與條件,幾乎沒人閱讀條款內容,而且反正也沒有選擇。其他的網站僅提供前往條款的一個連結,造訪人要使用網站就必須先同意那些條款。結果是許多用戶最後發現自己放棄應有的合法權利。例如,當消費者控告幾家旅館與線上旅行社涉嫌同謀操縱旅館房間價格,Travelocity(一個知名網站)的律師在法院為公司成功地辯護,律師的論點是:使用這個網站的消費者已經事先「同意」不控告。

這些條款甚至防止小企業指控與之簽訂合約的大企業獨占一個產業,因此使得小企業別無選擇地只能接受合約。一家加州奧克蘭名為Italian Colors的小餐廳,控告運通銀行(American Express)濫用其獨占權對該餐廳收取不合理的費率。運通銀行的回應是在該餐廳簽下的合約中,已經透過強制性的仲裁條款禁止Italian Colors所提出的主張。這件案子到了最高法院,在二○一三年,最高法院過半數(包括所有共和黨提名的大法官)同意運通銀行的主張。但是大法官卡根(Elena Kagan)表明異議,卡根的論點是最高法院的判決讓小企業不可能擺脫大企業的束縛,而且讓大型獨占者輕易脫身,「這家獨占者運用其獨占力量,堅決要求的是一份有效剝奪受害者所有法律追索權的合約。」

購買人在圈選「我接受」的條款時,甚至可能放棄自己的隱私權。如果你要蘋果儲存你的個人資料在其iCloud上,你必須先同意該公司服務的條款,其中規定:

您應自行負責維護您帳戶之機密與安全性,以及於您帳戶或透過此帳戶發生之全部活動 & &蘋果公司已為合理之技術與注意,因您未遵守前開規則,而未經授權使用您的帳戶所造成之任何損失,蘋果公司概不負責。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駭客從iCloud拿走你有失體面的照片,並且散發到全世界去,那太糟糕了。蘋果不必負責。技術上,你是有選擇的,因為你不必同意蘋果服務的條款。不過就實際上你沒有選擇,因為所有其他的雲端服務也是同樣的條款。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這種新合約並非來自雙方大致對等的議價能力。這種新合約是既成事實,來自大型公司擁有要求對方接受的權力。房屋抵押貸款申請人,必須簽署一堆符合貸款條件的銀行文件,甚至包括喪失去法院指控銀行涉及掠奪性貸款的權利。收入較低的借款人,必須同意二位數的費用與利息(如果延誤付款的話),雖然該借款人很少知道他們正在接受這種條款。學生為尋求大學學雜費貸款,別無選擇必須放棄特定主張。小型企業加盟商必須簽下設定他們詳細義務的合約,母公司能因為加盟商輕微的違反合約規定就讓加盟商關門,為的是將加盟權以高價賣給新的擁有者。

美國聯邦與各州立法機關,曾有一度透過對大公司與金融公司的特定合約條款設定限制,以保護易受傷害的消費者、受雇員工、借款人。不過在近年來,來自企業與銀行的政 治壓力,這些限制紛紛遭到削減。例如,數州立法機關已經提高由數以百萬計的低收入借款人使用的個人貸款利率,造成目前分期付款利率最高可達三六%。希望預借一百到五百美元的借款人,並準備在數週後拿到薪資支票後還款的年利率,甚至可達三○○%以上的情況並不罕見。從事這種類型放款的主要放款人之一的花旗集團的 OneMain Financial unit 因而獲利驚人,這些點也解釋為什麼花旗集團與其他放款機構,紛紛將資金投入各州的立法機關大選。「實在沒有修法的必要,」反對在北卡羅來納州提高利率上限的該州州議員格萊茲(Rick Glazier)告訴《紐約時報》。「這是我見過由一個利益團體為了本身利益所做出最厚顏無恥的努力。」

與此同時,大公司的受雇員工通常必須簽署非競業條款,限制他們為競爭對手工作,因而降低員工未來的工作前途。(除了少數的情況以外,加州與北達科他州禁止這些條款。) 當雇主與競爭對手簽訂反挖角協定時,進一步降低員工的工作前途。例如,在二○一四年,一位聯邦法官發現,矽谷高科技公司透過同意不挖角彼此的工程師,對他們本身的受雇員工從事「全面性的陰謀」。法院文件顯示在二○○五年,谷歌尋求雇用一群蘋果工程師,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威脅說:「只要你們從這些人中雇用一位,那就代表戰爭。」不僅谷歌退縮,賈伯斯甚至迫使谷歌,開除一位該公司嘗試雇用蘋果工程師的招聘人員。為非競業條款與不挖角條款辯護的人士說,受聘員工與雇主享有相同的議價力量,但這種情況甚為罕見。

當大公司擁有不成比例的力量時——不僅是對大公司銷售的東西,而且也對那些決定合約在法律上能允許什麼,以及能強制執行什麼的規則——那些相對缺乏力量的人是別無選擇的。「自由市場」,在這個意義上,是不自由的。這種市場不提供實際的替代方案。

大公司的合約 身為消費者的你能拒絕嗎?_img_1

本文節錄自:《拯救資本主義:在大翻轉年代,照顧多數人的福利,不是少數者的財富》一書,羅伯‧萊克(Robert B. Reich)著,周徵譯,聯經出版。
圖片來源:unsplash William Iven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