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5~3歲問題行為 愛玩生活易碎品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7-08

瀏覽數 21,350+

1.5~3歲問題行為 愛玩生活易碎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發展階段─探索環境

解決方法─允許孩子的專注動作

Case8 孩子想玩易碎品

緯緯媽媽:「羅老師,我們家緯緯現在1歲半,現在我們很煩惱的是,他明明有自己的塑膠小青蛙水杯,卻總是想拿大人用的陶瓷杯,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他卻還是不乖想玩那些易碎品,請問有沒有什麼方法阻止他呢?」

羅寶鴻老師: 「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在衝動比後天控制力強,與其都不讓孩子碰這些﹃易碎品﹄,不如教他如何小心使用,再由大人在一旁觀察監護。」

1歲到1歲半,是孩子既聽得懂大人的話、又還不會頂嘴的蜜月期。這時候,孩子能夠自由地走來走去做很多事情了,還會走到各種他之前去不了的地方進行探索。這階段孩子,仍然會對日常生活裡面各種用品感興趣,所以在這邊給予家長的建議跟之前一樣:

1.給予自由:在沒有立即危險的前提下,允許孩子探索環境。

2.給予紀律:在環境中設立規範:有些地方可以去,但有些不能。

孩子目前所做的都是屬於「探索性」行為,如上一篇講到,他先天的內在衝動仍然比後天的控制力強,所以很多時候還是會「講不聽」;成人不要誤認這是孩子「故意」或「不乖」的行為,讓孩子無辜被處罰。

蒙特梭利觀點

允許孩子探索並使用「非塑膠」用品

—不同材質能帶來不同觸覺刺激,與其不讓孩子碰「易碎品」,不如教他如何小心使用

世全在這時候喜歡玩的是廚房的鍋碗瓢盆、媽媽的虹吸式咖啡壺,喜愛到戶外澆花,並開始會自己拿杯子喝水、練習倒水。在世全1歲的時候,我買了一個星巴克的cappuccino陶瓷小杯送他,讓他練習拿杯子喝水(這杯子現在還沒打破喔)。

之所以會允許孩子探索並使用「非塑膠」用品,是因為不同材質能帶給孩子不同的觸覺刺激。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而且,孩子遲早會對這些「易碎品」感興趣;與其都不讓他碰,不如在這時候就教他如何小心使用這些物品,同時精練他的動作。

在之前章節裡面提到,世全已對「丟東西」這動作得到滿足,而且手部動作也更趨成熟了。在有充足預備練習的前提下,我們才讓孩子進一步地挑戰環境。在探索、使用易碎品的時候,我或媽媽都會在旁邊觀察著,所以不會出現「立即危險」。就算不小心打破,我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將世全帶離現場做整理。

蒙特梭利觀點

孩子的專注動作,有助心智的建構

—希望孩子結束活動,要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不可強迫、魯莽地中止他

世全在1歲4個月開始對「倒水」非常感興趣。他會拿兩個杯子將水倒過來、倒過去重複練習,每次都會專注操作半小時左右才會滿足。那時候,我們帶他出去吃飯是最快樂的了。到餐廳後只要給他兩個杯子,其中一個杯子放點水(三分滿),他就會專注地在旁邊自己工作。在接下來的半小時,我和太太就可以很愜意地享受用餐的時光,只要不時地把倒出來的水即時擦乾,並替杯子補水就好了。

世全的動作,也隨著不斷練習越來越精練。先是兩隻手倒水,後來就可以一隻手倒。到了1歲9個月,世全已經可以替爸爸媽媽倒茶了!

任何時候當孩子在專注做一件事時,成人記住千萬不要魯莽地中斷孩子的活動。

當幼兒在專注時,腦部的神經元(neurons)會放電,並透過軸突(axons)與其他神經元相互連結形成腦部網路建構心智。但當他的專注突然被成人魯莽中斷時,就好比成人用剪刀把腦部的神經元一刀剪斷一樣。孩子的活動突然被終止了,這些帶電的神經元與軸突會剎那間找不到迴路終點而開始亂串。這樣會有什麼影響呢?

如果是機器的話就會斷路,如果是電腦就會當機;人腦的話,就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日後的專注力發展。現今社會很多ADD注意力缺失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其實大部分都是因為專注力從小就被成人破壞所致。

所以,在任何時候要孩子結束活動,必須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告知,讓孩子慢慢終止活動,切勿用強迫、魯莽的方式。

1.5~3歲問題行為 愛玩生活易碎品_img_1

本文節錄自:《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淡定面對0~6歲孩子的情緒勒索,不用對立也能教出自律又快樂的孩子》一書,羅寶鴻著,野人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