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劉紹樑催生亞太營運中心

林文玲
user

林文玲

1995-05-15

瀏覽數 25,700+

劉紹樑催生亞太營運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5 / 6月號雜誌 第108期遠見雜誌

雖然胸前掛著印有國旗的經建會工作證,剛上任亞太營運協調服務中心主任的劉紹樑,還常被別人以過去的身分相稱,「我現在已經吃公家飯了,不能再叫我劉律師了。」戴著眼鏡、高瘦溫文的劉紹樑總是客氣地提醒。

兩個月前,他是理律法律事務所年薪五百萬的合夥律師,現在,搖身變成台灣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推動者。

在此之前,他曾經手許多知名的財經法律案件,如國內企業購併美國慧智公司、麥道公司投資台翔等跨國性合作案,也和前台大經濟系教授、現任經建會副主委薛琦合作公平交易法和亞太營運中心的研究。還不到四十歲,這位擁有芝加哥大學法律博士頭銜的律師,比起許多同業的歷練都豐富。

提著頭做

也因為過去淵源,當行政院決定成立亞太營運中心的協調機構,薛琦就極力說服劉紹樑出任主任一職,「你自己出的主意,自己來試試看做不做得到。」薛琦對劉紹樑採取激將法。

考慮了幾個星期後,決定暫時揮別「百萬律師」的頭銜,他認為「難得人生中可以做一點有影響力的事」,也說服太太(知名的學者、師大社教系副教授羊憶容)勉強同意,就此展開公務員生涯。

在他之前,理律的主持人陳長文首經出任具官方色彩的海基會秘書長,結局並不太愉快,但陳在得知事務所將暫時失去一員大將時,卻仍表示支持:「You have my blessing.(祝福你)!」

劉紹樑深知在目前的政治生態下,必須小心翼翼地面對考驗,他常這樣形容上任後的感受:「提著頭,一天一天地做。」

並無一般印象中律師常有的鋒芒外露、言詞逼人,他說理清晰、不慍不火。新官剛上任,他更顯得謹慎。「我不希望因為出鋒頭,影響往後協調工作產生困難。」當攝影記者希望他擺個姿勢獨照特寫,他不經意地流露心中顧慮。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事實上,台灣要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一般的看法並不樂觀,有位企業家第二代甚至冷言嘲諷:「把台灣作為金融操作中心?那等於沒操作。」但劉紹樑並不這麼悲觀,他說:「早做總比晚做好,少做也比沒做強。」

從外在環境看,由於台灣正積極加入國際組織,使區域營運中心的落實更加迫切。劉紹樑舉運動比賽為例:「過去可以從丙組打起,慢慢打進乙組,再升到甲組,現在大家全部都打甲組,平常沒有歷練,怎麼加入世界體系競爭?」他認為,藉著推動亞太營運中心改善整體投資環境,才能使台灣經濟有再突破的轉機。而這個任務,恰與當年政府成立美援會(經建會的前身)目的相同。

「客戶導向」推展工作

過去幾年間,各部會都陸續進行開放與自由化措施,還未完成的都是困難度較高的工作。翻開藍色封皮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書,製造、金融、電信、媒體、海運轉運、航空轉運六大中心,共有高達一百多條法令規章要修正,而且需要跨部會整合,進度表上記載的完成時間,大部分都在明年以前,這個新單位的任務複雜、急迫,可見一斑。

有律師的執業經驗,劉紹樑以「客戶導向一來推展新工作。

「既然是服務中心,就把各單位都當成是客戶,設您對方的立場與問題,別人也就會站在你的立場想問題。」他笑著說,過去的工作足按時計酬,未來也希望每一天都有「業績」。

他承認,「每個機構協調起來都不足那麼簡單」,工作會有瓶頸與挫折,但是,同仁的努力也帶給他很大助力,這群前經建會法規小組為骨幹的成員,經常興致高昂地晚上加班工作,「感覺就像以前在事務所一樣」。

原本,他正打算整裝去國外教書,目前,他給自己兩年時間來實現理想,「台灣也許表面上看來不好,但總是自己的家,我不相信它永遠轉型不過去。」但另一方面,他也感受到被人拿放大鏡細審的壓力,他希望各界能給政府一段時間施展,「而不是每隔幾分鐘就問:功課做好了沒有?」

他也希望自已屆時是功成身退,「不管成就了哪個中心,都是為下一代打基礎,」年輕時代曾和吳楚楚、賴聲川等藝文界人士組樂團,擔任的是為音樂襯底的貝斯手,劉紹樑現在也正扮演著成全團隊、雖不顯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