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見了》是今年3月上演的電視迷你劇集,刻劃高齡台灣面臨的長照及女性自覺議題。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楊貴媚與侯怡君在現實人生中,也是照顧者。
金馬獎影后楊貴媚長期照顧中風的媽媽;曾拿下金鐘獎節目主持人獎的侯怡君,則是先照顧患有夜盲症的失明父親,後來又照顧因車禍癱瘓的母親。
目前全台約76萬名失能、失智及身心障礙者,其中兩成使用政府長照資源,近三成聘雇外籍看護,逾五成完全仰賴家庭照顧。
照顧者壓力大 容易早退離職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調查顯示,在工作與照顧家人之間疲於奔命的照顧者,三成有睡眠困擾,七成心理壓力大,覺得自己跟不上其他人或很難完成交辦工作等,也容易遲到早退,甚至提前退休或辭職。
長照2.0納入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目前全國一共有29個照顧者服務據點,提供社會資源轉介、照顧技巧指導、情緒支持等服務。
像40多歲、未婚的林小姐,從小由父親扶養長大,與榮民爸爸相依為命。她還在念大學時,年邁的父親倒下,她開始照顧父親,這兩年,年逾90歲的父親身體狀況更差,臥病在床,個性固執的父親失智,又不願就醫及服藥下,身心狀況每況愈下,林小姐不得不申請留職停薪,在家專心照顧。
迄今未婚的林小姐長期累積的壓力,也讓她緊繃的情緒達到臨界點,無處宣洩。最後,她終於撥打家總的電話,進行心理協談。
讓照顧者走出來 紓發壓力
家總將林小姐轉介到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除心理協談外,還進行個案輔導。
輔導林小姐的社工師王冠瑾說,林父後期有褥瘡,但又不願主動就醫,形成照顧上的困難,協會請護理師到家中協助,並指導林小姐正確照顧技巧。
「家庭照顧者很辛苦,要讓他們知道還是有人很關心他們!」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組長岳青儀指出,照顧者大多隱藏在家庭中,協會透過舉辦活動讓這些照顧者有機會走出來,紓解身心壓力。
除舉辦照顧技巧講座,也常邀請心理師、職能治療師、藝術治療老師來上課,或舉辦經絡美容、芳療、養生等課程。舉辦活動像是敲門磚,希望透過進一步接觸,了解他們的照顧難題,適時提供協助。
藉由支持團體,家庭照顧者找到健康的宣洩情緒管道,也了解自己在照顧路上,並不孤單。
【家庭照顧者服務據點】
● 服務對象:
全國共有29個照顧者關懷據點,各縣市都有。主要服務新手家庭照顧者、因照顧而情緒焦慮憂鬱、身體不適之照顧者,或有多重社會資源連結需求之照顧者等。
● 服務內容:
提供照顧者個案管理、到府指導照顧技巧、照顧技巧訓練、紓壓活動、心理協談、支持團體、志工電話關懷、喘息服務等。
● 收費:
以新北市家庭照顧者協會為例,除參與課程有耗材需自費,其他服務內容都是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