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緬甸餵飽了中國人嗜吃穿山甲的大胃口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user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2016-10-07

瀏覽數 95,450+

緬甸餵飽了中國人嗜吃穿山甲的大胃口
 

(中國廣東省海關人員在地下倉庫中找到這些準備販售出去的穿山甲。一份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緬甸勐拉市非法販售的穿山甲,滿足了中國對穿山甲各個部位的需求。/ PHOTOGRAPH BY REUTERS

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最常遭非法販售的哺乳類動物竟在毗鄰中國邊界的緬甸城鎮公開販賣。

緬甸與穿山甲是兩個我通常不會聯想在一起的字。所以,國際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Trade Record Analysis of Flora and Fauna in Commerce)最近公布的報告中,提到緬甸出現非法走私穿山甲行為時,我才會感到如此訝異。儘管我多年來都在追蹤走私穿山甲的模式,緬甸這個國家卻很少受到關注,直到現在才改觀。

TRAFFIC發布在《全球生態與保育》期刊(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中的研究就揭露了緬甸是如何成為主要輸出來源與運輸中樞。

穿山甲可能是世上最常被販售的哺乳類動物,過去10年來已有超過100萬隻遭到非法販售。這些以螞蟻為食的鱗甲動物多方面受到剝削,不只棲地不斷遭到剝奪,盜獵者也會為了牠們的肉、鱗甲與甲片而去追殺牠們。

牠們經常被運到中國或越南,其鱗甲當作傳統藥材使用,進而治療從風濕病、濕疹到癌症、陽痿等多種疾病。除了醫療之作用,穿山甲的肉也常被當作精緻佳餚端上了餐桌。

而且走私的數量往往十分龐大。2015年10月時,就有中國南部廣東省的海關人員查獲一大批穿山甲:414個箱子裡裝有2,764具(11.5公噸)冷凍死屍。

TRAFFIC特別針對勐拉市進行研究,畢竟毗鄰中國雲南省的這個緬甸城市是兩國國界上特別發展區域的一部分。儘管是由叛軍統治,但運作上還比較像是一塊中國人聚居區。中國投資者在這個城鎮砸錢開發甚至蓋了許多夜店、賭場與多家珍奇肉品餐廳來滿足中國饕客的需求。《時代》雜誌就稱它為「終極罪惡綠洲」。

緬甸餵飽了中國人嗜吃穿山甲的大胃口_img_1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猴頭、熊膽與其他珍奇動物部位都在緬甸勐拉市市場陳列販售。 PHOTOGRAPH BY BEN DAVIES, LIGHTROCKET/GETTY IMAGES

盜獵者利用勐拉市無「法」可管這一點,趁機走私、販售瀕臨絕種動物大賺特賺。其中像是大象、老虎、熊、藏羚羊、雲豹、穿山甲等等都成了商人覬覦的對象,勐拉市也成了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市場之一。

TRAFFIC的報告中講到了此一國界上城鎮的重要性,看完我就領悟到了這五件重要的事。

緬甸是穿山甲的產地。亞洲四種穿山甲中就有三個是緬甸原生種。極危的馬來穿山甲(Sunda pangolin)與中華穿山甲(Chinese pangolin)在緬甸東部還找得到,而瀕危的印度穿山甲(Indian pangolin)棲息在緬甸西部。儘管TRAFFIC並沒有辦法取得售出之穿山甲的確切來源資料,那些在勐拉市早市販賣的鱗甲和甲片可能都是產自緬甸。而於2015年3月TRAFFIC調查員一天的參訪行程中,他們就檢視了18袋甲片與13張鱗甲。

緬甸是通往中國的入口。由於地理位置上的優勢,而軟弱政府又無拘束力,緬甸就成了非法交易穿山甲的重要樞紐。走私者會把緬甸當作穿山甲的交易樞紐,不僅從緬甸取得貨源,連鄰近國家甚至遠到非洲的貨品都不放過。在2010年至2014年間,緬甸官方與鄰近國家就查獲了4,339公斤的穿山甲甲片與518具完整的動物屍體,一共有約7,109隻穿山甲。如此龐大的數量就證實了:緬甸不是生產來源就一定是運貨中樞。報告中也強調,緬甸在國際穿山甲交易市場中常常遭到忽略,就是因為它「從不曾向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處通報任何查扣穿山甲的事件。」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至《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