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

【雀雀看電影】

雀雀看電影
user

雀雀看電影

2016-06-10

瀏覽數 22,800+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
 

畢業季來了,不但中學生即將變成大學新鮮人、大學生即將變成社會新鮮人,在電影圈中,有那麼一群人,他們也摩拳擦掌地正準備歡恭迎那些即將成為「影展新鮮人」的觀眾。而那群人的基地,就在台北電影節。

今年是第18屆台北電影節,某種程度上北影自己也是新鮮人,但就跟十八歲的孩子們想要轉大人一樣,今年的台北電影節,跟往年的台北電影節不一樣,除了一貫其想介紹國際新導演給大家認識的初衷不變之外,但也想要對更多潛在新觀眾招手。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_img_1

新影迷觀影快速指南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對影展有嚮往的人,該如何著手?事實上台北電影節今年開闢了一個單元叫做「感官嘉年華」,裡面有11部電影,都會是身為新觀眾的好選擇,因為這些電影都很有趣,不但不會看到睡著,甚至能夠開拓一般人對於看電影的狹隘認知!(對,這邊說的就是可以改變無好萊塢不歡的習慣)。

基本上你只要買一份套票(點我可看售票資訊)、從這一單元中隨便挑六部來看就儼然是為影展咖了,影展手冊有影片介紹,瀏覽一下覺得有興趣的即可下手(點我可看線上手冊)。

而像是翻拍自簡奧斯汀小說的《蘇珊夫人尋婚計》、大滿貫影后茱莉安摩爾所演出的《NY單身日記》、男版空中救援的《妮嘉》以及真人真事改編的《瘋狂謬思》都是新影迷可以朝聖與娛樂兼得的推薦作品。

2016台北電影節︱​《蘇珊夫人尋婚計》預告片:

2016台北電影節︱​《NY單身日記》預告片:

2016台北電影節︱​《妮嘉》預告片:​

2016台北電影節︱​《瘋狂謬思》預告片:​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_img_2

新導演的新舞台

在台北電影獎之外,台北電影節還有一個競賽單元是開放給全世界各國新導演的作品來比賽的,目的在於培育未來的電影大師(這些導演目前可能都只是影壇新鮮人)、同時也能增加影壇人員對於台北電影獎的認識。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事實上,「國際新導演競賽」單元的電影作品和「感官嘉年華」單元的電影可謂剛好是測試一個影展單位眼界寬廣與否的天秤兩端,「感官嘉年華」的可口度將決定新影迷會不會愛上北影(哇!原來影展的電影可能比好萊塢更有趣!)。而「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新奇度則將決定北影能不能繼續獲得老影迷的肯定(嗯,這影展選片選得夠讓我服氣~)。

今年國際新導演作品如《海蒂不分類》把女女情慾自然展現、《革命前夕的歌唱》把女孩逐夢的生命波折過程拍出來,還有像是《流浪劇團之家》女導演把全家人都找來演電影中的家人,都是極為有梗的電影元素。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_img_3

​2016台北電影節︱《海蒂不分類》預告片:​(本片為限制級,未滿十八歲者不宜購票觀賞。)​

​2016台北電影節︱​《革命前夕的歌唱》預告片:

​​2016台北電影節︱​《流浪劇團之家》預告片:

不論是新導演或新觀眾,或是新片型,影展居中互相介紹的功能非常重要,其所影響的,可能是五年十年的事。就像當初2010年金馬影展將印度片《三個傻瓜》引進台灣,竟從此培養了一群台灣新影迷熱愛印度電影至今一樣。

趁著第18屆台北電影節的來臨,為了希望更多志同道合一起看影展,所以寫了這封給影展新鮮人的情書,要全部介紹影展百部電影不但不容易怕是全部講了反而讓人不知所措不知如何選片?從主題單元來選片去看其實是個好的開始。

PS:最後其實有一招選片方式老實說我剛開始當影展影迷的時候也有用過,不怕被大家笑:就像不知道去哪裡旅行所以攤開地圖隨便選一個地方就去一樣,打開北影手冊、隨便翻開一頁就去看了吧!(笑)

影展新鮮人看過來!2016台北電影節初階觀影指南_img_4

>>「2016台北電影節」相關購票資訊可點此查詢

>>「2016台北電影節」影展各單元場次表可點此查詢

影片:2016/第18屆 台北電影節 形象廣告

專欄介紹:

雀雀,本名簡盈柔,台南人,交通大學建築所畢。現有千篇文章散見於網路世界,平日志當一位快樂媽媽。右手寫影評、左手玩小孩,每日不是在電影院心靈旅程中、就是在真實的人生旅行路上。曾擔任過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節部落客評審、CNEX 紀錄片影展影評人、桃園紀錄片影展影評人,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

>>更多電影觀察請至【雀雀看電影】部落格臉書粉絲團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