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

【Buzz Orange 報橘】

Buzz Orange 報橘
user

Buzz Orange 報橘

2016-04-27

瀏覽數 28,950+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
 

(圖:英國初級醫生進行第四次醫療改革罷工/圖片來源:BBC)

文:Gayo Huang

就在今天,英國醫療人員註冊工會,宣布進行第四次罷工。與過往不同,這是英國醫療人員難得的「全面性罷工」,也就是不論是接生、急診室等緊急手術,或其他非緊急手術,佔全英國三分之一醫療人力的「初級醫生」將進行大規模罷工。

英國醫護人員全面大罷工!

所謂的「初級醫生」,是指在英國醫科生在畢業後到醫院工作、實習並同時接受「學士後醫學學程」訓練。受訓後經過考試,進入專科領域成為皇家醫學院一員。初級醫生的地位雖不及主治醫生來的「資深」,卻是醫院的中堅主力,負責門診看病、住院看護、健康檢查等維繫醫院日常運作的工作。根據衛報指出,初級醫生占全英國 1/3 的比例。

然而,針對目前英國保守黨所提出的醫療改革方案 NHS,可減低要求醫生在周末值班的成本。也就是說,當基本工時增加,可以被計入加班的工時減少,周末加班成為上班義務,而無法得到過去較高的額外加班費用。除了加班費的爭議,在醫療人力的配置上也有許多問題,這群初級醫生將面臨明明只有五天的工作人力,卻要工作七天的過勞狀態。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_img_1

(圖:英國初級醫生們展開全面罷工。/圖片來源:BBC)

於是,多次談判後,英國醫學會從年初開始發起罷工,如今是第四次行動,而且罷工規模不斷提升,本次罷工將由全英國所有的初級醫生共同參與,不管是屬於緊急手術或非緊急手術,將罷工長達 18 小時。

醫護人員可以罷工嗎? 德國例子告訴你專業與權利應兼得

地鐵司機罷工,干擾的是大家一時的方便;學生助理罷工,干擾的也許是幾堂課的上課品質;但醫護人員能否罷工,則經常引起爭議──畢竟誰也不知道是否有哪個病患因為這樣「一時的干擾」,發生無可挽回的傷害。這樣的論戰經常發生,可是,醫護人員難道真的沒有罷工權嗎?

其實,2015 年德國就曾經發生醫護人員大罷工事件。雖然德國勞動法沒有明確規定,但罷工是德國憲法所保障的權利。面對醫護人員專業倫理與罷工權益之間,他們所取得的平衡是,在罷工的同時依然提供緊急醫療人力,或著若是患者是只有該醫院能處理的病例,也會視情況協助,不會停止所有與性命攸關的手術;至於行政事務、非緊急性的看診等,在罷工期間自然就不會協助。

於是,一方面讓醫院因為日常看診減少收入,卻也不至於放棄醫療專業。最終,這群德國的醫護人員在十天的罷工後,與醫院達成增加醫護人事的協定。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_img_2

(圖:德國 Charité醫院的大罷工 / 圖片來源:Arnim Thomaß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醫師罷工權在台灣又是如何呢?事實上,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54 條第 2 項:「下列影響大眾生命安全、國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之事業,勞資雙方應約定必要服務條款,工會始得宣告罷工:一、自來水事業。二、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三、醫院。」

沒錯,其實在台灣,勞資爭議處理法是有規定,只要與醫院確定好如何處理罷工過程的緊急病患,其實醫護人員還是可以罷工的!但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醫生或護士罷工的新聞呢?其實,台灣醫療人員對於自己的勞動權益一直有相當的分歧,甚至直到現在,醫師都沒有被納入勞基法!

過去,衛服部以「醫療機構不得拒絕緊急病人、應對病患負完全責任」及「將造成醫療機構護理人力調配困難」,認為醫師有別於其他勞工,因此不適用勞基法。二十年來,盡管多次有醫師希望爭取勞基法的保障,卻屢次遭到醫師公會與衛服部的打壓,終告失敗。被排除於勞基法之外,雖然衛服部宣稱在醫院評鑑中,加入醫護人員工時規範,但醫生每周工時依然是勞基法的兩倍以上!

法令缺乏保障,伴隨醫療環境日益崩壞,健保對於醫療行為高度干涉,讓醫護人員在處理病患時越來越難擁有自主性,而醫院營運者為了賺錢,在醫院人力配置上相當緊繃。過去被視為崇高職位,有高度社會聲望的醫生,在台灣缺少對醫療糾紛的處理法令狀況下,經常被迫獨自面對醫療訴訟賠款的風險與壓力,以及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醫療暴力。

過去醫師擁有的光環卻成為如今的負擔,環境惡劣、缺乏法令的基本保障,盤根錯節的問題不知從何解起。

「我可能不能救你」醫師救人,誰救醫師?

醫院的勞動環境聽起來很慘,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什麼我一定要支持醫護人員呢?

你可以想像台灣現在有多少醫護人員,在下班之後也要「吃藥、看醫生」嗎?你可以想像在這些醫護人員明明已經 24 小時沒有休息,還是一面打點滴一面替大家看診嗎?這些照顧大家、讓大家保持健康的人,自己卻不得不讓自己處於疲累的狀態。一場手術可能需要高度專注地持續數小時以上,其疲累程度如同開飛機,而缺少充足休息的結果,也是將患者的生命暴露在危險之中。

台灣醫生過勞死並不是新聞,說來也相當心寒,現在醫療體系下不斷消耗這些努力考上醫學院的知識菁英,以及對於挽救生命、照顧他人有興趣的醫療人員。當越來越多人因為醫院勞動環境不好而離開,在醫院照顧我們的,多半是疲累不堪,一個人當兩個人用的醫護人員。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_img_3

(圖:陸陸續續有許多年輕醫生希望能得到勞基法的保障/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透過罷工爭取權益,縱然是萬不得已的最終手段,但也不可否認是所有的勞動者應享有的權利。回到台灣現在醫院的勞動環境,有許許多多可以改進的地方。健保給付制度的重新檢討、醫師納入勞基法,得到工時與工資的保障等,將現今醫療模式進行調整,這都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讓台灣醫療環境改善,需要更多人對於醫護人員勞動的警醒。五一勞動節就要來到,每年,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都會上街一起遊行,替醫護人員發聲。也許這個周末,大家可以一起上街,給予這些過勞的醫護人員一些鼓勵,替彼此爭取勞動權益!

(本文由報橘授權刊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專欄介紹:

全球醫生罷工是常態,台灣醫師卻連勞基法都保障不了他們_img_4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