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減廢魔術師林作砥

楊孟瑜
user

楊孟瑜

1993-07-15

瀏覽數 20,750+

減廢魔術師林作砥
 

本文出自 1993 / 8月號雜誌 第086期遠見雜誌

在影響世界環保潮流的先驅人物中,「工業減廢」專家林作砥是屈指可數的中國面孔。

從事工業環保近半世紀,他在國際間享有「污染預防之父」的盛譽;曾身居跨國性企業3M公司職位最高的中國人,他於七0年代提出的三P「Pollution Prevention Pays」計畫,為該公司贏得生產效能增加、且大量減少廢棄物的漂亮成績,並進而由美國環保總署,及聯合國普遍推及全球。

大半生為地球環境殷殷努力,即使自3M退休,七十多歲的林作砥仍身兼美國污染預防協會的首任主席。今年六月間,他二度來台,風塵僕僕地考察和宣導其一手催生的「工業減廢」成果。

致力新環保觀念

「我是個一直要解決問題的人。」銀灰框眼鏡襯著灰白頭髮,林作砥談話間不時展現其一貫的積極樂觀。對工業而言,污染是一大問題,他費心致力於使「環境保護」走向「環境管理」,把原來污染環境的廢棄物,化成再生的資源。

五年前,這位「減廢大師」首度應邀回國,和當時的行政院長俞國華見面後,國內即成立「工業減廢聯合輔導小組」,由經濟部和環保署聯手推行。

「林博士是觸媒、催化的力量,」衛適密廢物減量科技公司總經理吳敏煌表示,經由林作砥訪台,政府益發積極推動工業廢棄物減量。

台灣工業界近幾年風氣已然不同。從事污染防治業務的吳敏煌發現,三年前常要拜託各工廠接受「減廢」輔導,現在有心環保、上門求教的廠家則逐漸增加。而林作砥居功厥偉,其兼具實務經驗和國際聲望,雖為大師級人物,卻能以親和風格娓娓和業界溝通環保理念。

林作砥的理念在於,污染之所以產生,是由於生產過程中,所有的原料並未能充分運用,剩餘物即成廢棄物,工廠事後再花大筆預算來處理廢棄物,往往又造成另一次污染和浪費(如污水處理,在把髒水變淨水之中,需加入不少化學物質處理,結果是「清了此處,污了別處」)。

因此他主張,防治污染要從生產之初做起,包括原料的選擇、操作的改良、設備的更新、資源的再利用等。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他的成功經驗甚早。一九七四年美國正逢景氣不佳,連3M這般大公司也開始削減各部門預算,時任環境工程及防止污染部門副總裁的林作砥,直接向董事長力爭,表明環保部門絕不能刪減經費,否則公司前景堪憂。

林作砥是以實力和遠見爭取。他大力推動三P計畫,第一年即讓3M公司節省了六億多美元。成果持續在累積中,自一九七五到一九九二年,他們已減少十七多萬公噸的空氣污染物,一萬八千多公噸的水污染物,二十七億加侖廢水,和近四十六萬公噸固體廢棄物。

直到今年,「美國財星雜誌還選3M為環保成績最好的公司。」林作砥談起來仍深感欣慰。他在一九八九年時獲選人「世界五百環保名人錄」,成為第一位榮登此榜的華商人士。

林作砥首開防治污染觀念先河,憑的是一股認真求知的精神。他是明尼蘇達大學第一位環境工程博士,當年研習環保課程時,一般人連「Pollution」(污染)一字都不知怎麼拼寫。在環保風氣未開之際,他到圖書館找出所有和「環境」有關的書籍,從序言看起,每一本從頭到尾,仔細鑽研。

主動積極、認真求知

即使年事已高,他的做事態度仍一秉如昔。到故宮遊覽時,他會去細看中國歷代大事年表,以確定炎黃五千年是否真有如此長久歷史。在和業界座談時,他的觀念常發人深省,「不要等到別人要求你才去做,只要你覺得該去做,而且有能力做,就勇敢去做。」聆聽他演講的農化碩士施桂英深深感佩這分行事的主動積極。

見證數十年的環保發展,林作砥認為有「全盤規畫」,環境管理才能真正成功。例如這次返台時,他在南部發現,有些廠家把污水放流管處理得相當乾淨,但河水依然污濁,即因為大家只顧及自身的部分,而沒有觀照全面。 同樣的道理,政府執行時,能對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公平處理;民眾要求廠商之際,也要求自己,都是一種做全面觀的環境意識。

「Design for Enviroment(為環境設計),求永續發展。」這位一直努力為人類解決污染問題的減廢專家,一再強調這是地球必走之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