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11月號探討同學會熱潮在台延燒。聽了許多人的故事,多數都有一個共通點:同學感情要好,關鍵是那些年一同經歷過難以忘懷的事,愈是一起「苦」過的班級,感情愈好!
御邸家具總經理沈永偉,對此特別有感。1965年次,小時候家境清寒,父母因工作常要搬家,小學加國中,沈永偉一共換過6間學校,根本沒機會累積感情,如今他和國中、國小的同學不太有聯絡,有幾次的同學會他便很少出席。
但沈永偉跟高雄海專(現為高雄海洋科技大學)二專部航海科的同學,1987年畢業至今,感情依然非常好,不定期有同學聚會,近3年、每年至少聚一次,台北、高雄、基隆都曾辦過同學會。
當年來讀二專的學生組成很特別,均是有工作經驗、跑過船的人來讀,「我最年輕20歲,最大的同學48歲、已經是船長了,」沈永偉透露,年紀有差距,絲毫沒有成為班上凝聚力的阻礙。
例如,年紀較大的同學,脫離學生時代較久,以前學的幾乎都忘了,成績常不理想。因此每次考試前,屬於應屆生的沈永偉,會和其他同學一起幫忙這些「前輩們」複習重點。而跑船較多年的人,很熟悉實務操作,也都願意分享實戰經驗給較年輕的同學。
大家來自全台各地,也因為背景多元、有過社會歷練,懂得離鄉背井的辛苦,同學更會相互照應。
凝聚情感的另一大關鍵,是兩年期間在校內外拿了很多比賽冠軍。
沈永偉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專一年級下學期,班上的龍舟隊先取得全校冠軍之後,又跑到台南參加大專組的端午節龍舟賽。當年台南的大專組龍舟冠軍,長年由崑山工專(現為崑山科技大學)稱霸。
班上為求榮譽,船員出身、又很重視紀律和團隊,花大量課餘時間、加緊練習,還跑到港區練習,「因為海水密度高、阻力大,比在淡水滑的難度更高,」沈永偉回憶,每個人手腳都磨破皮,但沒人喊苦,總是練習到天黑、看不見了才回家。
全班齊心,最後果然贏得冠軍。這段龍舟隊打遍天下的往事,常在同學會被提起,是大家心中美好的回憶。
想想當年班上共同走過哪些事情,不管是熬夜K書、賽前辛苦的練習、或是一起闖禍被師長處罰等,當下覺得再苦的歷程,到今日回頭看都是凝聚大家感情的來源。你也有一起吃過苦的好同學嗎?開始相約同學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