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醫療、養老、照護三合一,挖出藍海商機

【專題論壇二】活躍健康,銀色GDP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5-10-28

瀏覽數 9,950+

醫療、養老、照護三合一,挖出藍海商機
 

貴賓由左至右:高雄醫學大學校長 劉景寬、天晟醫院董事長 張育美、龍騰資本創始人及管理合伙人 楊小雯、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邱淑媞、台灣大學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鄭守夏

台灣人口速度老化世界第一,大家都在說銀色商機,政府、產業和個人準備好了嗎?過去社會都把老化當成負擔,但是,老人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有商機,在「活躍健康,銀色GDP」論壇,專家認為醫療、養老、照護產業結合,是創造商機的方法,然而,相關醫療法規限制過多,則值得政府省思。

鄭守夏:台灣老化快 刺激相關服務發展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鄭守夏首先表示,銀色商機值得政府和產業積極發展,由於台灣快速老化,老人所需的相關設備和服務,應該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邱淑媞:慢性病需要管理 也有市場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台灣老化極快,嬰兒潮世代在2011年,進入65歲。過去談到老化,大家都認為,老了會成為社會負擔。其實,面對老化不是開更多安養中心,而是要有美好未來。

她認為,生活習慣、慢性病、視聽力、骨關節和住家環境因素等會影響健康餘命。台灣調查,九成的老人有慢性病、心臟病、糖尿病,慢性病需要管理,而且有市場。

楊小雯:醫療投資要看長期 急不得

龍騰資本創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楊小雯表示,進入老年化時代,醫療投資是長期,需要時間,並不能很快賺大錢。移動醫療互聯網、慢性病管理、預防、監控、護理投資多,例如,全球有1/10的人口患糖尿病,相關的新公司多,但是,還沒有賺錢。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張育美:隨年紀增長 開發不同商機

天晟醫院董事長張育美則認為,台灣的醫療環境對老人不友善。在健保總額之下,老人掛不到號,相關醫療法規限制又太多,影響創新。

她表示,創造銀髮經濟商機可以從45到65歲的熟年開始,他們有知識、國際觀、懂生活。以去年來看,創造了1.3兆產值。65~85歲的初老期正值空巢期,他們的小孩長大,可以多旅行,可開發保養醫美商機。85歲以後的老人則需要長照,發展醫療養老可以有商機。

劉景寬:深入人文 才能更了解老人 

研發遠距醫療的高雄醫學大學校長劉景寬認為,醫療、養老、照護產業未來一定會結合。

隨著台灣快速老化,他認為,生活習慣和長照很難區分,可以及早開始,以失智為例,對40~50歲中壯年的健康就有關連。現在美國已提出精準醫學。醫界要照顧好老人,也和了解社會有關。在人才培養方面,台灣強調醫學生要深入社會人文,如此才能了解老人的變化。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