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台灣第三大死因,患者復發機率高,估計五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3%,十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3%。尤其若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極可能喪失工作能力,導致經濟陷入困境。如何降低復發率,是醫界努力的目標。
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四成的中風患者會求助中醫針灸,而針灸對於中風究竟有多大療效?備受關注。
近日國內一項研究證實,針灸可有效降低中風患者的復發率,也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復發風險,尤其對女性及年輕族群的效果顯著,針灸療程的次數愈多,預防效果愈好。
其次,該研究也發現,中風患者若只接受西醫治療和只接受針灸治療,都能降低五成復發率;但若合併西醫與針灸治療,復發風險更能減少61%。
「這是全球第一篇刊登在西醫權威Medicine期刊上的中醫有效論文,非常不容易,」參與這項「針灸可預防中風復發與死亡」研究計畫的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副教授施純全說。
這項跨院校計畫,參與者除了中醫界,還有前腦中風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許重義教授。研究團隊利用全民健保的大數據資料,篩選2000~2004年間三萬多名住院缺血性中風病人進行比對,區分成針灸治療組及非針灸治療組,各1萬5029人,再比較兩組病人發生再次中風的危險比率。結果發現,中風患者若只接受針灸治療,可減少50%的復發風險;只吃西藥者,可減少58%的復發機率;若是合併針灸與西醫治療者,復發風險可減少近61%,再度中風的風險降低到四成以下。
其次,針灸對降低中風後急性心肌梗塞風險,也有不錯效果,接受針灸治療的中風患者比起無針灸治療者,能減少14%的發生風險;尤其50~59組的保護效果最佳,可減少25%的發生風險。而且針灸次數愈多者,發生的風險愈低,接受15次療程以上者,出血性中風的風險能減少38%。
施純全表示,中西醫聯合照顧是很多民眾選擇的就醫方式之一,研究也證實針灸對於中風病人的療效。但目前健保僅給付西醫住院中醫會診、中醫門診,尚未納入中醫住院的民眾。中醫師全聯會將向健保會提出「中醫住院試辦計畫」,初期以中風、癌症為主,爭取患者中醫住院納入健保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