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剛出版,轟動美國科技業的新書《成為賈伯斯》(Becoming Steve Jobs),備受蘋果公司高層認可,成為時下最夯的話題;但同期另一本人物類暢銷書卻來自一位1992年出生、22歲的美國鄉下大男孩康納(Connor Franta),竟跟賈神一樣受到廣泛討論,康納來自自媒體時代,從2010年開始活躍於Youtube,至今他個人影音頻道已破420萬粉絲。
其實,這半年來,陸續接觸許多台灣35歲以下的創業家、創作人,這些年輕人,絕對都比一般人想像地要厲害,至少敢於以小搏大、敢去想像,並翻轉生意模式。
抵達雲端虛擬平台技術的VMFive採訪時,這年輕團隊正進行每天早晨的Scrum,全部人站起圍成一圈,逐一講述昨天的工作狀況,需要其他同事協助的地方,只要有人遲到一分鐘,則伏地挺身五下。
他們做的是堅實技術底子的AdPlay虛擬雲端平台技術,可以讓玩家不用下載遊戲也能夠雲端試玩新App,大獲遊戲開發商及廣告主青睞,囊括去年多項創業大獎。VMFive創辦人、清大資工博士丁俊宏,早就創業過好幾次,幾年前唸博士班時更辦起AppUniverz,就像校園版的創業孵化器AppWorks,最近再辦成長培訓營,他在意的不只是自己公司,更在意可以跟著健康創業生態往前走。
已經被全球知名創投紅杉資本投資的沛星科技,最被看重的是的人工智慧運算能力,能夠精準計算,在最適合的時機、地點,跨裝置精播廣告。擁有哈佛資工博士學位的CEO游直翰不擅言詞,開始創業不久時,還被潑過冷水:「你這種博士創業,不會成的啦!」,沒有銀行願意貸款,但卻仍義無反顧投入全部積蓄;技術長蘇家永,也放棄哈佛大學博班門票,一起埋首開發。
資廚iChef開發的是餐廳POS系統,從最早的候位、帶位、點餐,一直到廚房的供餐系統、結帳,都靠一只iPad及軟體就能管理,以往這樣一套系統一年花上20萬跑不掉,三個年輕人卻讓店家成本降低到五、六萬元以下,當然快速打開市場。
經營線上健康資訊及食品平台、愛健康iHealth兩位創辦人巫宗融跟曾則儒,是從孩提時就熟識的好友,創業經過曲折,卻從沒放棄過。曾進入APP紅海,後來做過網路外送平台,疲於奔命,現在則轉換第三次方向,從經營健康資訊社群開始,力求資訊正確,讓不少醫師及營養師都願意在平台發文,建立口碑,終於做大公司規模。
跟做雲端即時回饋系統的學悅科技採訪時,第一次台大校園碰面,創辦人趙式隆穿著寬大帽T、運動褲,腳踩藍白拖鞋出現,輕鬆分享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學習歷程,第二次則來到位在永和商鋪店面樓上的辦公室,那裡沒有多餘裝潢,就著幾張老辦公桌、前房客遺留的皮沙發,一群台大電機的高材生捧著筆電在裡頭工作,就在這做出反轉傳統教育科技思維,高達全台灣已經有近萬名大學老師,超過1∕2大學、25萬名大學生都用的教育互動軟體。
來到台北市林蔭大道仁愛路一隅,巷弄中的舊公寓,點著溫暖燈光,這裡同時是全台最大的設計聚落「地下連雲」,假日這邊辦電影欣賞、3D列印工坊把愛好設計的文青從鍵盤背後召喚出來。以「設計東京」聞名的設計師吳東龍、「舉牌小人」創作者李翰、跨國皮包品牌GAYA創辦人張葦葦、想著打造台灣喬治‧傑生(Georg Jensen)品牌的「二十二設計」,都在此落腳。
二十二設計做的是前衛的水泥設計,一座水泥製造工坊就藏在公寓地下室,從開模到製作,全手工完成。從只設計戒指、拓展到飾品、文具、時鐘等生活風格產品,也靠著網路,賣到全球43個國家,橫跨全球五大洲,德國、澳洲、保加利亞、瑞典都有忠實粉絲,超過八成五外銷,「我們的產品很小眾,所以一定要出國!」創辦人游聲堯這樣說著。
獲得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首獎的設計師姚彥慈,則設計出一套專門給阿茲海默症患者使用的餐具,餐具的顏色、彎曲角度都有講究,成名後被封為台灣之光。研究所才赴美國求學的她,隻身一人,沒資源、沒人脈,很長一段時間,她關掉臉書,斷絕一切外界聯絡,每周去療養院訪問護士及病患,經過幾年沉潛才靠網路集資平台,一戰成名。
與網路搞笑戲劇品牌「這群人」,約週末夜晚八點鐘,信義區巷弄中的小工作室,那裡布置就像溫馨小家庭,他們是群戲曲學院歌仔戲科的畢業校友,都才20幾歲,七嘴八舌地回想創作過程,團員鄭茵聲提到,歌仔戲科的同學,畢業後多半無法找到跟所學相關的工作,只能去當電影院櫃台人員、或到餐廳當服務生,「真的非常挫折。」
試鏡屢屢不上的他們,反其道而行,一起拍的第一支網路影片「淡定的最高境界」,一夕爆紅,他們再接著拍「老師的經典語錄」「學生的經典語錄」、「搶戲的臨演」都因為極具風格,凝聚了近70萬粉絲,去年更一起出了單曲「皮在癢」,這讓他們多了許多廣告、拍戲邀約,也才能繼續做喜歡的事情。
族繁不及備載,無論這些團隊或個人是否成為撐起台灣下一波的產業,能百分百肯定的是,年輕人,絕對比你想像中厲害!他們所做的事,不是內耗,而是踏實創造及累積。不管領域是電商、網路、設計、技術還是創作,這些年輕人為夢想而工作,而不是為了五斗米而盲目。
年輕人喜愛的創業導師、阿瑪科技創辦人黃耀文年初曾寫下,「革命吧!2015年台灣經濟」大聲疾呼要從以製造、資本為主的經濟,革命變成以人才為本的經濟;擁有多年矽谷經驗的Pebbo創辦人陳雅博則說,革命需要很多人前仆後繼的掛掉,破壞式創新,才能成就未來的成功。而這場寧靜革命,正在各角落、以你我難以想像的速度發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