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的死黨從美國回來,想逛逛很久沒去的夜市,說也奇怪,丁點大的台北,就有好幾個出名的夜市,怎麼到了節骨眼,反而不知道該帶老友去那兒吃喝。
「芝麻開門」,上網打開谷歌,在論壇上東張西望,答案呼之欲出,就是寧夏夜市。
這裡不但有眼花撩亂的古早味、異國味、創意味、滷味、炸味,無論店裡的、攤上的,讓人吃到走不動為止,更讚的是,它有一籮筐的故事,可以拿來「下菜」。
先吃點辣的開胃,有名的麻辣麵線,搭配臭味十足的豆腐,讓舌頭醒了。店家把食譜寫在牆上,也不怕別人學,用多種中藥熬湯底,辣椒仔細挑,豆腐取自有機食材,老朋友用15分鐘品嚐店家的巧思,印象中,小吃怎會有這麼大的學問。
華燈初上,攤子的鍋碗瓢盆椅櫈食材,剛從倉庫推過來,工人趕忙在寧夏路中央,把攤位架好,攤商老闆三三兩兩在人行道上,邊看進度邊聊天。趁觀光團還沒有大舉光臨,排隊人龍不算長,趕緊買酥炸芋丸,讓芋泥香氣從鼻孔通往喉頭。再喝碗魚湯解膩如何?湯味鮮甜,肉質Q彈,老朋友讚不絕口,直問:「這是什麼魚?」老李賣關子不肯說,心裡得意,用石斑煮湯,還能不好喝嗎?
走走逛逛,研究下一個目標。這是很迷你的夜市,但每種小吃似乎都有挑動食慾的誘惑,不像一些夜市,雖然有千攤規模,但賣衣服鞋子雜貨的也多,讓人分心。
朋友注意到了!每個攤子幾乎都裝上靜電空氣清淨機,都有自己的獨立水龍頭,大家都用環保筷,而且沒有一家使用擴音器。夜市馬路兩頭和中間路段,設有大型垃圾袋,清楚標示,請遊客做好垃圾分類。
這裡當然是台北最環保的夜市,說起來也是攤商在存亡關頭,大徹大悟的結果。
十幾年前,寧夏夜市跟大部分夜市一樣,長期占用騎樓,阻擋住戶出入和店面做生意的動線。油煙、噪音、髒亂,街上好像永遠有污水,忍無可忍的民眾聯合店家,要求高齡一甲子的夜市搬走。
「嗯,圓環夜市也是這樣消失的?」
圓環夜市跟寧夏夜市相連,名氣一直比寧夏響亮,可惜發生兩次大火,市政府決定蓋新市集,不小心讓指標性的老字號搬走,圓環就不再是圓環,新市集的構想也不成功。寧夏夜市不願步上圓環的後塵,努力做環保,撤離騎樓,得到市府同意,晚上在路中央營業,保住一片江山。
(攝影/王能佑)
(攝影/王能佑)
想起從小耳熟能詳的歌「青蚵嫂」,聊起幾十年前,蚵仔煎就是媽媽最愛的高檔小吃。這裡廚師火候拿捏神妙,蚵仔入口還帶著潤滑的水分,和些許新鮮的蚵腥,在蛋和甜辣醬相送下,完美地互相掩飾。
就像歷史悠久的蚵仔煎,寧夏夜市走過60年資歷的小吃,多達20家,道地古早味的集中地。
路口大大的鬍鬚張老店是其中之一,這裡是鬍鬚張的發跡地,除了代表性的滷肉飯、苦瓜湯,就連廁所也不能錯過。走上二樓,深咖啡色木板裝潢,讓等廁所的空間頓時升格。一輛老式、大車頭的實物腳踏車,後輪上放著竹簍,把手掛著大提袋,是創辦人很久以前,每天採購食材的交通工具,牆上用毛筆寫下鬍鬚張和寧夏路不解之緣。
只見來自香港的客人,暫時忘掉是來上廁所的,紛紛拿起手機互拍或自拍。其實沿馬路走來,抬頭便看到「友誼廁所」的告示,大約50公尺一家,完全對外免費開放,不論是否自家客人,連老人小孩都不用牽掛無處方便的問題。
甜點時間到了,麻糬、花生湯、青草茶、燒仙草,莫不深受喜愛,古早味豆花店裝潢得好年輕,不斷傳出學生顧客的笑聲。就在鬍鬚張旁,有道窄窄的樓梯,門邊寫著「寧夏夜市觀光協會」,客人魚貫而上,準備享受「千歲宴」。
「聊聊讓寧夏夜市爆紅的千歲宴吧。」
聽說,郝龍斌市長帶客人逛寧夏夜市時,有個大煩惱,跟小市民一樣,他很想介紹海外朋友多嚐嚐不同口味的美食,可是一來排隊費時,二來沒吃幾家就撐肚子,就跟夜市的代表打商量,有沒有辦法把好吃的東西一起上桌?
這個點子,折磨觀光協會總幹事林定國和其他幹部快一年,本來想向市長致意,感謝抬舉就推辭了。因為光想怎麼點餐,就很難運作。兩人餐?四人餐?A餐、B餐,還是自由點?那來那麼大的集體用餐空間,上菜的攤商怎可能擺得平?
林定國回想起,童年最愛城隍爺生日辦桌的景象,小孩子樂得一家一戶享受料理,爸爸在廚房沒日沒夜忙上3天,累到躲起來休息,那種節日的歡慶,讓人永難忘懷。大夥決心要把宴席辦成。
於是他們推出「辦桌強強滾」活動,參考中西餐的上菜方式,先上果汁代替餐前酒,再來是重頭戲的主食、主菜、湯品,緊接著甜點、水果,各色小菜小點前後共20道。
隨便說幾道主菜,就夠讓人「聞香」。青椒羊肉、油雞、炒魷魚、麻辣腸旺、月亮蝦餅、豬腳,足夠10位親友稀里嘩啦熱鬧享用。
寧夏夜市核心人物特別的地方,是兩三代都住附近,打心底認定這裡是故鄉,不僅是糊口的營業地,愛護共同的商譽,不做殺雞取卵的生意。談起父執輩記憶中的大稻埕,是驕傲的繼承,因此,食客在動箸之前,還會聽到一段大稻埕文化傳統解說,從最初的十分鐘增加到半小時,是很有趣的台北故事。
本來寧夏夜市三個月換一次菜單,讓每家攤商都有參與機會,每換菜單,都需要主題名稱,林定國靈機一動,20道餐點,每道平均超過50年歷史,20乘50,正好一千,「千歲宴」於焉誕生。
千歲宴一鳴驚人,客人絡繹不絕,通常從訂桌到一「嚐」宿願,要輪候三個月。兩年來多,總統府邀寧夏夜市到府為貴賓設宴13次,更為金馬獎大導演、大明星封路設宴兩次,夜市聲譽日隆,生意也蒸蒸日上。
吃完豆花甜點,老朋友聽得一楞一楞,於是乘著習習涼風,漫步南京西路,消化剛下肚的五味雜陳,和腦海中時代演變的滄海桑田,食物和友情,都讓人回味,一如寧夏夜市不凡的內涵。
(本文節錄至《日安,台北》天下文化出版)
你對台北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看見更多台北的美好印象:《日安,台北》(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