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是哪一座嗎?是藏書超過2億1千萬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有1億7千萬冊書籍的俄羅斯國家圖書館?還是位於倫敦,擁有1億3千萬本書的大英圖書館?
以上三個圖書館名列全世界最大圖書館前三名。不論是書籍,期刊或是影音資料,豐富的程度堪可敵國。但是若以圖書館涵蓋的面積,或是分館數量而言,世界三大圖書館都比不上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圖書館,「小小免費圖書館」(Little Free Library,簡稱LFL)。
光看名字就知道這圖書館很小。小到什麼地步?一般而言是60公分,最大者也不過是一公尺見方,連哈比人都會抱怨吧。這麼小的空間裡藏書量當然有限,能有20~30本算是正常; 擁有超過50本已是「大館」了。既然圖書館這麼袖珍,憑什麼說是全世界最大的圖書館?
定位自己是「社區圖書交換中心」的LFL,截至2014年年初,全世界的分館超過1萬5千家,分佈全球五大洲40多個國家,藏書超過150萬冊。書本數量雖然不多,但是深入各國城市每一個社區,不論是在住宅前的草皮上,雜貨店街角,咖啡館前,甚或是公車站牌旁,隨處可見。隨時想借書,穿上拖鞋,走到最近的LFL,打開小門,不必借閱不必簽名,立刻就可以把書帶回家,讀上個一年也無所謂。
當然,有獲得就得要付出。”Take a book, Return a book”是LFL的最高宗旨,希望透過每一社區的書籍交流,交換,不論大人小孩,不論貧富,都可以隨時隨地接觸書本,享受閱讀的樂趣。
你也許會好奇,是什麼單位眼界如此獨到,資源如此雄厚,讓LFL達到全球化的規模?其實這一切的出發點只是一個平凡人的一個簡單善念 – 2009年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男子Todd Bol為了紀念他母親,曾經是個愛閱讀的小學教師,在自己家前院蓋了個像是學校屋舍的小木屋,裏面放置自己喜歡的書籍,免費供大家取閱。附近的鄰居和朋友們愛極了這個點子,受到鼓勵的他廣置這樣的書屋。
沒多久一位威斯康辛大學教授Rick Brooks提議將LFL 的概念變成公益企業,在兩個人的合作下,LFL圖書館的設立如野火燎原,迅速延燒到世界各地。原本目標只是在美國本土建立2501個圖書據點,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內目標達成,還全球遍地開花,各地踴躍回應令人始料未及。
全球各地每一個LFL圖書館都是獨一無二,擁有自己的故事。例如在美國紐奧良的某些LFL,用的是2005年卡崔娜超級颶風吹倒該城市房屋的殘骸所建置。而每一個LFL 的造型和顏色也都各異。有的像是小洋娃娃屋,有的像是郵箱; 有的是英國公共電話亭造型,有的附設佈告欄肩負社區資訊傳遞的任務。
假使你有意願,依循LFL的「簡單5個步驟」,都可以設立一個屬於你的LFL。
(1)上網登錄(http://littlefreelibrary.org/)
(2)自製或是訂購一個小圖書館
(3)收到並張貼全球一致的官方授權序號(Charter Number)
(4)放入已經讀過,自己喜歡或是推薦的書籍
(5)上網在地圖上標示你的LFL —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如果你自己不想要費事設立一個LFL,也可以捐點小錢,贊助世界各地其他人去設置LFL,一樣是發善心達到鼓勵閱讀的目的。
目前在加拿大溫哥華約有20個LFL,由個人或咖啡館,服飾店等商家認養。台灣也加入了這股熱潮,在新北市新店也有個LFL,所在社區因此而陣陣書香。
(新北市新店LFL。Pic from Little Free Library website)
自從知道了有LFL這樣的服務,我也很想在住家樓下申請設置一個LFL。下次兒子再用「圖書館好遠」,「圖書館沒開」這樣的理由來搪塞,我就大可一句「到樓下的LFL 去拿本書來讀!」擋回去,諒他們怎樣也找不到藉口不閱讀了!
Little Free Library
網站:http://littlefreelibrary.org/
關於作者:「海馬老爸」
風象星座的雙子男,在45歲那年辭掉外商公司高級主管的工作,移居加拿大和一雙青少年兒子在溫哥華柴米油鹽 。 就像是海裡專門照顧剛孵出的新生小海馬的公海馬,海馬老爸在溫哥華認真體驗父親的角色,同時記錄在北國這個城市和小孩的互動,生活的酸甜苦辣,品美食喝咖啡,四處遊走的所見所聞。
更多來自加拿大的國外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