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小孩的36歲的單親媽媽卡麗娜(Carina)最近在丹麥爆紅。因為她的故事,讓丹麥人認真思考,一向被認為理所當然的優渥福利,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連遠在美國的《紐約時報》都對卡麗娜很有興趣。《紐約時報》報導,她手上的各類福利加起來,每個月可以跟政府拿2700美元,這比很多丹麥全職員工還要多。而且卡麗娜從16歲開始就依賴政府福利,從來沒有工作過。
《紐約時報》指出,以往丹麥人對這類事情的反應通常是無動於衷,頂多覺得卡麗娜得獨自照顧兩個孩子很可憐,但是現在他們開始辯論:這個被認為全歐洲最慷慨的福利國家制度,是不是已經變得「太慷慨」,甚至威脅丹麥的工作倫理。
尤其在金融危機之後,幾乎沒有專家相信,丹麥可以長期承擔這種水準的福利支出。例如,就連薪資水準中等的丹麥父母,每個季度都可以收到政府的支票,幫助承擔托兒費用;就算口袋現金滿滿,丹麥的老人可以申請免費的看護服務。
《紐約時報》表示,丹麥人口老齡化嚴重,而且儘管最低工資每小時20美元,沒有工作的丹麥人,竟然比有工作的多。
許多專家認為,問題的根本是一部分丹麥人完全不參與勞動市場。以前除非需要,丹麥人絕不會請求政府幫忙;但是現在的年輕族群,卻把國家福利看做是自己的權利。
《紐約時報》報導,丹麥的所得稅世界最高。年收入8萬美元以上的納稅人須繳付56.5%的最高稅率,等於超過一半的收入都要交給政府。而丹麥人得到的「搖籃到墳墓」包全套社會福利,包括免費醫療照顧、免費大學教育和大筆福利金,而且就算是全國最有錢的公民,也一樣可以申請享受。(朱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