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北宜直鐵、高鐵南延須定調 政府不能再優柔寡斷

前瞻計畫只列評估費 偏鄉人民乾著急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7-04-26

瀏覽數 14,150+

北宜直鐵、高鐵南延須定調 政府不能再優柔寡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5月號雜誌 別讓捷運便劫運!

在這次的前瞻軌道建設計畫中,中央亦砸下743.25億元在非都市地區,有意藉由軌道建設拉近城鄉距離。但,投資都放對位置了嗎?

以國土規劃的概念來看,軌道建設除了要解決都會區交通擁擠和通勤問題,偏鄉交通的建置更可以實現平權,對於資源配置失衡的台灣來說,有一定急迫性。

但綜觀這次的前瞻計畫,除了花東鐵路雙軌電氣化、台鐵台東潮州段電氣化、恆春觀光鐵計畫和集集支線基礎設施改善確定執行外,其餘皆僅編列「評估」的經費,令關心地方發展人士著急。

根據《遠見》探訪各鐵道學者、專家的想法,多數認為北宜直鐵、高鐵南延屏東最需要立即定調要或不要,不要一直懸而未決,而台鐵的觀光支線則需要再審慎考慮。

北宜直鐵〉懸而未決23年 至今還在拖

首先來看「北宜直鐵」。這案子已經反反覆覆研究了23年,前瞻計畫再度列了1200萬元「北宜鐵路提速工程規劃暨環境評析」,意即持續研究,被批評因為不想得罪人,顯然採取拖字訣。

北宜直鐵的確存在極大爭議。每逢年節假日,從台北到宜蘭、花東,開車大塞,鐵路一票難求。今年清明節,有人從蘇澳開車到花蓮,花了七個多小時,直呼太誇張,「很扯,比扯鈴還扯」。

「給我一條回家的路!」一直是東部民意,但東部環境敏感,建與不建,實在兩難。

其中,立委陳歐珀表示:「行政院老早就核定『東部鐵路快速化方案』,卻遲遲沒有定案,東部居民不能再等了!」另一位立委劉櫂豪則指出:「便捷的鐵道運輸不只關乎觀光,也是鄉親回鄉的道路,趕緊讓東部的人有一條快捷的鐵路。」

北宜直鐵從1994年台鐵局「南港至礁溪間直線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就略見雛形,但許多考量不了了之。

1999年,高鐵動工後,又有人提出高鐵延伸宜蘭,但評估不可行。2005年,鐵路改建工程局再提出「南港—大坑口—頭城」路線規劃,因為環保、行經斷層帶、古蹟區等問題被退回。

2011年又敲定「南港—雙溪—大溪—頭城」為最佳路線,繞開翡翠水庫集水區,並興建兩條隧道穿越雪山山脈,初估預算為491億元、將耗時11年完成。但消息一傳出,環保團體的反對隨即排山倒海而至。

他們認為,花費491億元,和普悠瑪、太魯閣號相比,不過減少了18分鐘車程,真的有必要嗎?

儘管贊成者認為,「效益絕對不只『快18分鐘』這麼簡單!」快十幾分鐘,整體載客量與時間的相乘效益是非常可觀的。

這個討論23年的案子,應該不是研究不足,需要從前瞻計畫中再編預算研究,而是根本的價值觀選擇。到底生態重要?還是讓人民快18分鐘回到家比較重要?考驗的是政治擔當。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高鐵南延屏東〉各持己見 難有定論

爭議未解的狀況,亦發生在高鐵南延屏東案。近來這案子讓屏東縣政府對交通部點燃戰火。有學者估計,高鐵南延得花費800至900億元,卻只比台鐵目前到屏東快9分鐘,效益太低。

淡江大學運管系副教授羅孝賢直言,要看成本、效益,不應拘泥於高鐵。他建議,可利用公共運輸系統銜接高鐵,比較合理。

對此,屏東縣長潘孟安忿忿不平,「高鐵從燕巢拉到屏東只有18.64公里,根本不需要900億元!」他指出,屏東縣主張高鐵從燕巢機廠拉支線進屏東市,預估至多500億元,分十年攤提,負擔並不大,「請用科學數據評估、辯論,不要只用專業傲慢就否決。」

提到經濟效益,潘孟安話說得激動,交通能帶動產業發展,現在從屏東縣政府轉車到左營站,高速公路得跑50分鐘,從墾丁到左營至少兩小時。潘孟安也駁斥台鐵轉乘高鐵的建議:「不是屏東人,很難想像台鐵轉乘有多不方便!」

他分析,過去許多重大建設都略過屏東,中山高速公路、台鐵電氣化和高鐵都只到高雄,使得屏東境內缺乏鐵公路基礎設施,造成大部分鄉鎮對外生活基礎設施不足。

就連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也出面力挺屏東:「為何高鐵延伸到台北南港是『省了』9分鐘,但延伸到屏東就變成『只省』9分鐘?請審查人員不要『用台北看天下』!」

不過這個案子也爭議多年。一位學者就直言:「到了政府該有所定見的時候了,不應該再鄉愿,想面面俱到!」他說,歷經數年的討論應該下定論了,一但決議不行,就快速提其他替代反案,而非目前「評估再評估」的拖延戰術。

觀光支鐵〉發展鐵道觀光 要全盤考量

相較北宜直鐵和高鐵南延案的優柔寡斷,對於各地方的觀光支鐵,政府又顯然躁進。

在前瞻計畫中,光與觀光相關的軌道建設就有恆春、東港、集集等支鐵,以及雲林糖鐵、嘉義糖鐵和阿里山森鐵等六案,匡列了243.3億元的補助經費,但對於觀光鐵路是否過度樂觀?

以台鐵平溪支線為例,每當過年、元宵節,就算加掛車廂加開班次,仍塞到爆。許多人認為,「平溪線應該賺翻了吧!」但台鐵透露:「人潮不等於錢潮,平溪線是『賠錢貨』。」

台鐵表示,平溪線車票一張最便宜15元,一日遊套票也才80元,除了一日券套票有調整過票價,其他20年沒漲了,光平時維修成本就驚人,「平溪支線要回本,難啊!」

台鐵局長鹿潔身另有創意。他分析,目前台鐵的平溪、內灣和集集支線距離都太短,行車時間只有30多分鐘,但其實最適合推觀光的鐵路,列車行程最好在1.5~2小時,旅程不會過久,也夠時間在車上辦觀光活動,綜觀全台,最適合的正是東部的玉里至台東間。

另外,綜觀國外觀光鐵道,都各有代表性的觀光列車,例如北海道SL冬之溼原號、歐洲東方快車,而目前台灣並沒有代表性列車,因此除了增建或修建支鐵,也應該要打造具台灣映象的特色觀光列車。

非都會區的軌道建設該如何決策,也是政府前瞻建設中不該忽略的一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