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營養午餐4章1Q 六縣市學校搶先試辦

產銷履歷制度=農產品的身分證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7-04-19

瀏覽數 10,500+

營養午餐4章1Q 六縣市學校搶先試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食農教育動起來 認真學吃飯

今年起,農委會希望全台灣中小學的營養午餐,都能使用當季、在地、可溯源的食材,推出「4章1Q」制度,目的是讓食材來源透明化。所謂「4章1Q」,指的是吉園圃、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有機蔬果、產銷履歷和生產追溯QRcode。

立意雖好,但執行起來並不容易。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指出,要讓全台3000所中小學的午餐食材「當季、在地、可溯源」,是一個大工程,涉及農委會、教育部、衛福部、行政院食安辦公室等四個部會,以及3000家承包校園午餐的團膳業者,整合不易。

全面推動 三大難題仍待克服

陳吉仲說,目前供應校園午餐的方式有自設廚房和團膳招標兩種。自設廚房的學校,買來的菜通常是一整顆;但團膳業者批發來的卻大多是截切好的,甚至不知道從哪裡批來的菜,萬一吃出問題就很難溯源。

另外,部分農友對於食材溯源的觀念仍稍嫌落後,必須扭轉。以豬隻屠宰來說,過去屠宰業者將宰殺好的豬肉送到傳統市場的過程,車上很少使用低溫設備。若在炎夏,豬肉就有好幾個小時在高溫曝曬,很容易孳生病菌。農委會要求業者以低溫設備運送,卻遭致部分業者反彈。

其次,台灣小農多,農業成本高,本地食材的價格硬是比進口貴。吃不起,也是一大障礙。

「食材有認證,可追溯來源,可降低業者風險,但校園午餐『俗又大碗』,合理嗎?」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明信說,首善之都台北的校園午餐平均60元,扣除成本,採買食材的費用僅六成五,約39元,要準備三菜一湯還附水果,已經很吃力,現在又要求全部使用在地食材,估計成本至少要增加一至二成。

陳明信指出,目前校園午餐使用的生鮮豬肉、雞蛋,百分之百都是本土的;蔬菜只要沒有遭遇寒害或颱風,也是在地生產。但雞肉,國產的比例就很低,因為一隻雞腿,進口10元,國產14~15元。魚只有三成國產,水果更是七成進口,因為進口小蘋果一顆10元,國產蘋果一顆就要50元。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儘管困難不少,但今年2月開學後,4章1Q食材已先在六縣市(新竹縣、新竹市、台中、台南、台東、宜蘭)900多所中小學試辦,營養午餐正是檢驗食農教育是否成功踏出的第一步。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