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徐重仁拾回舊愛 矢志守護傳藝中心到93歲

「這是我一生中做過最美的事業」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6-12-28

瀏覽數 290,300+

徐重仁拾回舊愛 矢志守護傳藝中心到93歲
 

本文出自 2017 / 1月號雜誌 愈慢,愈值錢

2016年12月初,全聯福利中心總裁徐重仁受邀到日本演講,台下除了250位中小企業主,連駐日代表謝長廷、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到場。演講最後,徐重仁不忘行銷台灣,鼓勵在場日本人來台灣玩傳統藝術。

2016年10月,徐重仁二度接手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經過三個半月的整頓,2017年農曆年前即將對外營運。

成本高一倍 仍奮力爭取

被喻為台灣流通教父的徐重仁,和位於宜蘭冬山河畔的傳藝中心淵源很深。

2004年,徐重仁擔任統一超商總經理,全力擴充流通版圖,7-ELEVEn在那幾年快速衝破2000家、3000家店的同時,也積極爭取商場經營,沒想到他竟拿下傳藝園區經營委外案,並成立統一蘭陽藝文公司負責營運。

對徐重仁而言,標下傳藝中心經營權,根本不是想著賺錢,只是一股熱情,想回饋社會,更希望為延續台灣傳統藝術文化盡一份心力。

當時他想,「不用花太多成本,就能做有意義的事,不虧錢就好,反正本業都有賺錢。」

從一開始每年入園人次只有50萬,燒光台幣2億元資本額;到雪隧通車後,激增到上百萬人次,2006年終於出現盈餘。有人形容,傳藝中心等於是他一手拉拔長大的baby,「這baby是文化部的,我只是保母,」他總是這樣說。

兩年前,統一經營權即將屆滿,傳藝中心公告重新招標的委外經營案。特許年限從12年延長為15年,且必須負責部分重整與擴建。

競標門檻、投資金、定額權利金、營運權利金都高於第一階段,還要求每年捐助新台幣2500萬元做為「傳統藝術發展作業基金」,及每年投入推動展演與教育推廣活動經費不低於8000萬元。

即使成本高出一倍,徐重仁聽聞前東家無意繼續經營後,決定出手,把舊愛搶到手。

如同引領統一超商從連年虧損,到成為全球7-ELEVEn模範生,只要是徐重仁想做的事,一向都是堅持到底。他先說服了全聯董事長林敏雄用基金會名義經營。「這是一種決心,我們不是來賺錢,而是來奉獻,」他堅定地說。

動線翻轉 帶來全新體驗

一位參與評審的文化界人士透露,基金會經營是全聯在這次經營權角逐中勝出的關鍵原因。

勢在必得的徐重仁,相繼延攬前統一蘭陽的主要幹部加入全聯,籌組投標團隊。例如現任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昱駪,就是當年輔佐前總經理讓傳藝中心轉虧為盈的重要幹部。

為了一舉拿下傳藝,徐重仁三次投標審核都親自坐鎮。「他在統一超商30多年,從來沒親自去投標,沒想到竟為傳藝破例,」李昱駪也不可置信。

「當初太危險,很多人想搶傳藝,我不放心,只能親自坐鎮,」徐重仁笑說。

很多人不解,在服務業輩分德高望重的徐重仁,為何為獲利有限的傳藝中心費盡思量?

徐重仁在締約記者會表示,他小時候曾在寺廟住過一年半,每天一睜開眼就聽見頌經、看到寺廟祭典和野台歌仔戲,或許是這樣,看到傳統文化,內心總是特別平靜。

徐重仁認為,他這一代人有義務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而斥資23億元興建的傳藝中心,就是最好平台,不應該像許多公營遊憩及藝文中心淪為蚊子館,企業絕對能替傳統文化注入新生命力。

接受《遠見》採訪前,有人提醒徐重仁,這次合約共25年,「我掐指一算,屆時我93歲了,」他哈哈大笑。

為了再次營運傳藝中心,過去兩年,徐重仁花了不少時間準備,積極參與台灣的地方祭典,包括鹿港魯班公宴、內門宋江陣,還曾拉椅寮(長板凳)坐在斑馬線上欣賞媽祖遶境。

他也帶團隊多次前往日本,包括名古屋真中祭、北海道索朗祭等,看到日本傳統祭典不但保留傳統,也能讓年輕人積極參與,十分嚮往。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目前全聯善美的藝文基金會有超過1/3外部董事,都是名聞遐邇的藝文界領導者,如表演藝術大老吳靜吉、藝術史學家莊伯和、知名民俗學者林茂賢、歌仔戲名伶唐美雲,還有眾所矚目的封麥歌手江蕙。

李昱駪不諱言,絕大部分遊客並非慕名傳統藝術而來,他和團隊最大的任務,就是把遊客變觀眾,進而讓觀眾成為粉絲。

由於這次委託案包括整建,團隊決定動線徹底翻轉,找來宜蘭在地建築師黃聲遠設計。

以前的園區入口,直接接到民藝街,遊客進入園區後,就到商店街消費,買完立刻打道回府。未來的入口,將改到傳習街,遊客先到琉園、木藝、陶藝等五個傳習所體驗,「我是向IKEA學來的,藉由動線規劃,讓遊客從頭到尾都逛到,」李昱駪說。

依照歲時節令吸引客群

不同於過去只針對春夏秋冬四季設計活動,未來傳藝中心將依照歲時節令為主軸,吸引不同客群上門。

正式營運的前一個月,來到傳藝中心園區的大門口,工程車輛來往進出,不少工人如火如荼地加速趕工,未來這裡將立起兩個以花布包裹著的巨大竹編聖杯,公布當日歲時節令,並依此舉辦活動。

舉例來說,送神筅(農曆12月24日)和台灣美化協會合作做清掃;過年也有酬神戲、抽年籤和乞龜開運;元宵也會讓園區內的文昌帝君夜巡遶境。

走在傳藝園區內,遠遠望過去,發現一座大型的魚形裝置藝術,原來是長65公尺、掛有1500顆燈籠的魚燈隧道,也是傳藝搶夜間商機的祕密武器。

根據統計,過去遊客平均造訪傳藝的時間只有兩至三小時,因此徐重仁不只要讓遊客來玩,還想讓他們留愈久愈好,甚至住下來。

已入籍宜蘭的李昱駪坦言,宜蘭唯一的夜間活動,只有羅東夜市,很難留客。傳藝新團隊嘗試在開園第一檔燈籠節活動,就安排夜間展演,邀請蘭陽舞蹈團、鴻德醒獅傳藝坊和薪生民俗傳藝劇坊等演出。

遊客非得等到夜幕低垂,才有機會看到新團隊從日本足利花園學回來的夜間照明,並提著燈籠和表演團體同歡。

等待時也不會無聊,遊客可以在內河道碼頭搭乘古色古香的仿古畫舫船,沿著冬山河前往親水公園,途中除了泡茶吃點心,也能夠細聽船伕說著老祖宗的智慧,甚至聽他引吭高歌,別有一番趣味。

「夜間基本上只要有燈、好的餐飲,再加上表演,就能留下遊客,」李昱駪強調。

要是累了,也用不著趕回台北,全聯和老爺酒店聯手在傳藝開設的老爺國際青年旅宿和老爺行旅,加起來一共100多間客房,還有三間餐廳,可以讓旅人安心住下來。

「硬體設施做不好,遊客留園的機會就小,」不同於徐重仁盯軟體,營造業出身的林敏雄對傳藝的硬體設施特別在意。

除了把不同客層拉進來,徐重仁也要求新團隊讓傳藝走出園區,進入校園推廣。

例如,2016年11月底的「一校一傳藝」,全聯真善的藝文基金會就邀請捏麵人達人到宜蘭梗枋國小,解說小雪節氣的由來,教孩子們捏應景的雞母狗仔,把常民生活的美好帶到孩子面前,讓傳藝向下扎根。

傳藝等於是一個平台,促使不同客群從裡到外不停流動,重新在傳統中找到力量。

但對徐重仁來說,傳藝不只是一個園區,更重要的是如何和地方連結,產生他最近念茲在茲的「地方創生」。

做對的事 就要堅持下去

傳藝中心所在地宜蘭五結鄉年度最熱鬧的民俗盛事莫過於元宵節前後的「走尪」。傳藝不但將派表演團體主動參與,也聯合八大庄古禮遶境,擴大活動規模,更找來官方資源,讓周邊各鄉鎮和社區加入,最後再邀請遶境隊伍進入園區,透過活動振興地方。

不過,籌備的過程中,橫在團隊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整合來自產官學各方的不同意見。徐重仁總不斷提醒,「做對的事必須堅持、執著地走下去,即使遇到風浪,也不要退縮,自然會雲開見日。」

傍晚時分,陽光稍歇,涼風徐徐,看著仿古灰瓦紅牆建築,倒映在傳藝園區的內河道中,徐重仁忍不住讚嘆,「這是我一生做過最美、最有氣質的事業 !」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