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創新長照模式, 屏東要當安居大社區

長照2.0上路,中央還在茫,地方怎麼辦?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6-12-28

瀏覽數 154,400+

創新長照模式, 屏東要當安居大社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7 / 1月號雜誌 愈慢,愈值錢

2017年蔡政府的第一件大事,是在全台實施「長照十年計畫2.0」,希望兌現照顧長者的政策。

2016年12月16日,蔡英文總統到雲林縣斗六市的長泰老學堂,出席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的長照據點掛牌典禮。在這一天,全台共有15個縣市掛牌,先行試辦長照2.0。2017年衛福部預計編列新台幣177億元,照顧73萬名失能、失智長者和身障者。

但沒想到掛牌當天,縣市首長紛紛發出質疑:照顧人力不足、接送長者的車輛不夠、長照服務單位設置門檻太高、社區關懷據點太少等。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更表示,說好的中央經費到現在還沒下來,一切只能得靠地方自己撐著。

當中央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長照2.0,地方政府只能自行滿足民眾需求。

近一兩年,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就逐漸發展出一套照護體系,已吸引不少縣市觀摩學習。

屏東縣內老年人口12.5萬人,比率占15%,高於全台平均值的13%,老化指數是133.51%,也比全台平均值97.68%要高,加上青壯人口移出率居全台第二,高齡化比許多縣市嚴重。

兩年前上任的縣長潘孟安,警覺屏東縣快速老化,提供長照服務刻不容緩。

他不遵循其他縣市按月發放老人津貼的做法,只在重陽節為90歲以上與百歲人瑞,分別發給500元和3200元禮金。他也只有補助低收入和中低收入長者裝假牙。堅持不做放煙火式的討好政策,是為了把經費省下來,建置更完整的長照制度。

2016年7月民進黨中常會上,潘孟安受黨中央邀請,向包括蔡英文在內的黨政大老報告屏東縣的安老政策,顯然是民進黨執政縣市的典範。「我要把屏東縣建設成安居大社區,」潘孟安說出他的願景。

積極設點 拖吊場改建長照中心

屏東怎麼做呢?由於長照服務關乎照護人力、醫療業務、社區關懷,涉及許多局處,他著手垂直整合,由副縣長吳麗雪召集勞工局、衛生局、社會處、原住民處、教育處等,每星期討論。

他積極在鄉里間設置關懷據點。與社區、教會、廟宇合作,並且善用閒置空間,一村里設立一關懷據點,讓長者們願意走出家門。

談到為什麼設置關懷據點時,潘孟安笑說,他走訪社區,發現獨居老人最好的朋友是電視遙控器、收音機,他感歎,「長者待在家裡,不知道是人看電視,還是電視看人。」設置關懷據點,就是希望長者有地方走動。

這些關懷據點,每週開放一至三天,除了有志工教導健康知識,帶領長者做健康操,也能量血壓。普及率已達全縣一半,長者服務率達七成六,高於全台平均值。

為了鼓勵出席意願,長者加入關懷據點活動,必須每月繳交50~100元會員費。為什麼不是免費?原來老人家都很節省,繳錢了,為了不浪費錢,出席意願就高。而為了出席,「不少老太太甚至會先上美容院,精心裝扮,再去見人,」潘孟安笑說。

實際來到縣內永大多元照顧中心,就能看到許多熱情活潑的長者。這裡吸引250名長者,總是擦著豔麗口紅的周媽媽拄著拐杖,在女兒陪伴下,經常一早就來報到。

這裡原是拖吊場,2009年遷離後閒置,縣府將它活化,改為公園和社福用地,賦予新生命。

老幼共學創新模式 跨世代互動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除了關懷據點,屏東也積極建置各種銀髮相關設施。例如照顧失智、失能長者的日照中心,已有14座;還有九座托老中心,縣內33個鄉鎮各有一座樂齡中心,全縣還有十家長青學苑,老人家上課學習,不怕沒有地方去。

除了設置據點外,屏東縣也想到了長照人力問題。

政府推動長照2.0,最大障礙是缺乏照顧人力,因為多數年輕人不喜歡這樣的工作。屏東縣從教育著手,讓縣內學生從小就學習老的知識,長大後,或許就願意投入長照工作。

「老幼共學」正是屏東縣率先全台的跨世代教學模式。2015年八所國中試辦,讓學生到長照中心,和失智長者玩遊戲;也安排長者進入校園,與學生一起煮中飯,從互動中彼此認識。

潘孟安多次到校觀察,學生腿上綁著鉛塊,戴上老花眼鏡,體驗變老的感覺,終於了解長者為什麼走路、動作遲緩、看不清楚,甚至有學生告訴他,長大以後,想要照顧他們。

「長輩不能做激烈運動」「太陽大的時候,要讓他們在陰涼處休息」「尊重體諒長輩」,佳冬國中學生在學習單寫下心得。

佳冬國中校長莊崇昌說,自從推動老幼共學,學生對長者態度有了改變,從原本的害羞,到後來主動攙扶,他們以前覺得長輩愛碎碎念,不想接近他們,現在才感受到長輩的疼愛。

儘管有老師不贊成潘孟安的老幼共學,甚至在臉書上表達反對,但是他卻認為,如此能培養下一代敬老觀念,因此從2016年起,已全面在38所國中推廣,更向教育部爭取,希望四所縣立高中在上滿120小時課程後,就讓學生取得照顧服務員執照。

他也將和義大醫院合作,把有志從事長照的學生送到義守大學就學,再到義大醫院實習,希望以後能成為穩定的長照人力。

自立訓練 讓長者再展歡顏

既然照顧人力不足,讓者長活躍動起來,也是屏東長照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成立23年的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推行自立訓練已有成效。

主任蔡秀蘭就說,長者長期臥床,肌耐力不足,可是每天花一小時訓練,在床上抬腳、抬腰、側身坐起,經過一至三個月,就可激發行動力。

一名中風臥床13年的阿公,經過兩個月訓練,已能夠自己刷牙、吃藥、沖泡牛奶;也有臥床六年的阿嬤,使用輔具,可以自己起身。由於長者恢復自立,連照顧者也跟著減少職業傷害。

椰子園也藉由藝術課程,安排失智長者創作,他們雖然未必認得家人,卻能夠用落葉、染布、沙粒表達生命歷程。2016年秋天,椰子園於屏東某大型購物中心舉辦「幸福愛飛翔——銀髮藝術圓夢展」,獲得熱烈迴響,還做成萬年曆等周邊商品。

蔡秀蘭說,長者在創作過程產生喜悅、滿足感,能提升自我價值。高雄市社會局仁愛之家養護所也十分認同這樣的做法,將複製經驗幫助所內長者。

「長者本領很強,不要輕忽,」潘孟安說,他們能守護家園、維持治安,縣內有七個警察局和社區長者成立LINE群組,發起護農專案,只要發現外人半夜闖入果園,就立刻通知警方。

屏東縣的石斑魚、蓮霧,全台聞名,價格高昂,不少農漁民擔心遭竊,半夜睡在果園,或是巡邏魚池。老人家在當地住了一輩子,一看到奇怪的人進出,就有警覺,日前已成功破獲一起治安案件,成為警界範例。

誰說長者老了,就不中用?屏東希望讓長者仍能快樂生活,展現笑容,就是最美麗的圖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