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台灣人對烈酒威士忌的消費力道,只有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嘆為觀止」!
根據《二○一五麥芽威士忌年報》(Malt Whisky Yearbook)的統計,台灣麥芽威士忌消費量,連續在2012、2013年位居全球第三,若以國家來算,更名列全球第二,僅次美國。
如此蕞爾小國,能緊追美國兩億人口的消費力,簡直是奇蹟,也使得台灣成為全球威士忌酒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台灣所創造的奇蹟還不只如此。在台單一麥芽威士忌市占第一的蘇格登(Singleton)更是奇蹟之一。
如果不說,很多人恐怕會誤以為蘇格登是個百年牌子。它其實成立在2006年,由全球最大酒業集團帝亞吉歐(Diageo)催生,這個年滿10歲,還只是讀「國小」的「小五生」,到底是怎麼在短時間與老早進入台灣市場的威雀(The Famous Grouse)、百齡罈(Ballantine's)等「耆老級」品牌,相互鬥法?
其實帝亞吉歐旗下品牌,包括眾人所悉知的約翰走路(Johnnie Walker)、思美洛(Smirnoff)、貝禮詩(Baileys)等,在台一直維持著高市占率。
但蘇格登未問世前,其他威士忌品牌早已推出單一麥芽威士忌,「那時發現,消費者口味在變,可是帝亞吉歐卻沒足夠成熟的產品能應戰,」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行銷總監張維揚解釋。
身為酒業老大,帝亞吉歐於是籌畫兩年,專門替台灣量身打造全新品牌蘇格登,並特別由1838年成立的百年酒廠格蘭奧迪(Glen Ord)提供酒液。
很難想像,光台灣市場,足以讓一個全球性企業傾全身之力。當時,帝亞吉歐請來在集團內任職長達40年、蘇格蘭罕見的女性總調酒師莫林羅賓遜(Maureen Robinson),與相關團隊一起來台,大陣仗田野調查台灣人的飲食習慣,研究台灣人喜愛哪種風味的威士忌。
經過密集討論、酒液調配、盲飲,他們終於找出台灣人喜愛的風味。
與西方人喝威士忌,偏愛細品慢啜不一樣,台灣人喝威士忌,多半拿來乾杯,加上小吃文化影響,台灣人喜歡酒體圓潤、口感偏甜,帶有果香、花香的威士忌。這就是老一輩口中的「順」!
小批次蒸餾 再靠調酒師調和
為了製出符合「順」的口感,著實考驗老酒廠Glen Ord長年累積的製酒工藝。
若要製出口感圓潤的威士忌,製程上就得比傳統做法更放慢,工序更複雜。
一般威士忌,大麥發酵時間,標準值落在36~48小時,但蘇格登卻耗時長達五天,進行二次發酵,才能散發果香與花香。同時,仍需保留最傳統的發芽塔,無論酒窖、倉庫,都留存百年風貌,好讓品質保有百年精華。
為了讓酒體喝起來風味純淨,酒廠更以銅製罐式蒸餾器,進行小批次蒸餾,費時耗工。
經過發酵、蒸餾後,緊接著重頭戲,要把酒液放到雪莉與波本兩種橡木桶裡熟成,再做調和。調和步驟也非常困難,全靠經驗老道的調酒師,一桶桶嗅聞再混和,才能將雪莉桶的甜、波本桶的細緻做平衡,迎合台灣人的風味。
近期,蘇格登觀察到,台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張維揚分析,現代人工作壓力愈來愈大,為了爭取喘氣空間,消費習慣會逐漸偏往價值型購買。當消費者在意產品所帶來的價值時,產品背後的作工、底蘊就是讓人埋單的關鍵。
因此,最近蘇格登大動作主打「人生慢味」,盼的就是消費者能了解一瓶酒背後的繁複工藝,進而細品,提升品牌附加價值,而不只是拿來「乾杯」。
近來蘇格登竄紅的故事,被網友親暱諧稱「四個燈」。未來,他們還將持續往消費者心中的「五個燈」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