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培養自我認同感 發展一套自己的觀點

學長姐帶路2〉國小歷史教師 藍潁誠

陳品丞
user

陳品丞

2016-09-22

瀏覽數 7,350+

培養自我認同感 發展一套自己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17研究所指南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為什麼選擇這個所?

藍潁誠答(以下簡稱答):我從小玩「三國志」之類的電玩,就培養出對歷史的興趣。大學的時候念教育系,到大四的時候就開始有點恐慌,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又不想走教育,所以跑去考警察特考,但後來又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

然而,因為一方面不想那麼快面對就業,也不想當老師,突然想到自己高中時很喜歡歷史,所以就決定報考歷史所。

東吳有開中學的教育學程,剛好因為大學時已經修過小學的教程,不用再考教師證和實習,所以就當作進修,後來才逐漸釐清,自己雖然對教育沒什麼興趣,但對「教歷史」卻興致高昂,研究所念到一半,就確定自己未來會走教職這條路。

因為不是歷史本科出身,基礎知識較弱,剛開始有些老師會在課堂上推薦某某學者的著作,同學都頻頻點頭,但我就不知道他是誰,也只好跟著點頭。我自覺蒐集資料的能力比其他同學差一點,但是我的優勢是能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歷史,我的研究論文主題就是分析電影中的美國南北戰爭。

看事情有多種角度,開展視野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問:你印象最深刻的課程是?

答:因為系主任是知名台灣歷史教育研究的學者,所以東吳有開「如何教歷史」的課程。老師引進國外的教學方式,逼我們去思考和申論,例如這段文字作者為什麼這樣寫?背後想要表達什麼意思?有什麼目的?讓同學分組討論,無形中影響了我後來理想中的教學方式。

教學的時候,我會花很多時間思考,想如何把一件事用清楚扼要的方式講出來,要自己所學到的東西再重新架構一遍,要花很多時間,但也會使我思考:什麼才是真正該教學生的?例如,我會結合時事,例如比較尖銳的台獨議題,會告訴學生各方不同的立場,但不會灌輸特定意識形態。

問:什麼特質的人適合念這個所?

答:興趣還是最重要,研究所比較偏向學術路線,很多人會繼續念博士。研究所和大學部的落差在於,大學部的訓練是念很多書,做出摘要,但研究所就要發展出自己的觀點。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念研究所,就迷迷糊糊地考進來,也很容易放棄,但是只要撐過,就是你的。

歷史是人文科學,無法像自然組科系一樣,把技術外顯地表現在科技上,但它能培養人的內在、對自我的認同、對文化的認識,是圓滿個人素養的一種學科。歷史或許無法對產業帶來實質幫助,可是學了歷史,看事情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角度,有助於開展視野,我反而覺得每個人都該去學。(東吳歷史所,2015年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