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規劃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2005年大陸和平之旅、並在海基會任職多年的馬紹章,最近出版《走兩岸鋼索》一書,從國際脈絡深入論述兩岸矛盾,原本以為是本冷門書,卻在短短不到兩週便二刷。
馬紹章歸納,大陸應對「台灣問題」,有五大策略:打台灣、嚇台灣、買台灣、餓台灣、孤台灣。
1958年「八二三砲戰」是所謂的打台灣,1996年飛彈危機是嚇台灣。買台灣,則出現在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大陸各省市自治區頻繁造訪台灣,展開各式各樣的經濟交流合作。
現在顯然,中國大陸已開始用上了「餓台灣」及「孤台灣」的兩大策略。
兩岸共識走向三途徑
馬紹章分析,陸客來台人數驟降,是餓台灣的第一個舉措,意圖讓台灣觀光業失去成長的動力,進而影響人民的態度。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台灣遲未收到邀請函,收到後又發現要台灣接受「一中原則」等,則是大陸孤台灣的策略運作,意圖使台灣在國際上被徹底孤立。
未來,大陸對台灣會不會繼續「餓」下去、「孤」下去?
《走兩岸鋼索》書中預測,民進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不外乎三種路徑圖,生產性和平、停滯性和平及對抗性和平。
誠如蔡英文選前所言,會與中國大陸尋求「溝通溝通再溝通」,溝通的目的當然是想處理九二共識的問題,如果雙方能達成共識,就能延續兩岸的交流合作,是一種生產性和平。
如果不能達成共識,民進黨政府也不挑釁,那可能進入停滯性和平,正是眼下寫照。大陸雖不至於文攻武嚇,但既有各種協商管道與協議機制將無法運作。
若雙方無共識,則可能進入對抗性和平,陳水扁執政時期大概就是這種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停滯性和平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後,雙方達成共識,但也極可能因為某些「意外事件」而發展為對抗性和平。
「現在兩岸很大的問題就是溝通不足,甚至於沒有溝通,」馬紹章憂心忡忡說,誰都不希望演變成對抗性和平,但兩岸目前沒有來往皆暢通的溝通管道,萬一有任何突發狀況的話,對兩岸都是一個風險。
台灣的選擇難純粹理性計算
尤其,現在大陸又將兩岸互信與九二共識綁在一起,只給民進黨政府一條單行道走。這個難解的結如何解開,將是蔡英文總統最大的考驗。
客觀分析兩岸關係是對立抑或和緩,其實不管何種情況,兩岸皆有各自要付出的成本及獲得的效益。
「然而,台灣的選擇深深受到內部政治的制約,很難純粹理性的計算,」馬紹章說。
兩岸若想恢復溝通,這位海基會前官員依據多次親身參與兩岸事務的經驗建議,在小英政府不公開承認九二共識,而中共又一定要小英政府承認九二共識,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餘下唯一可能的操作手段是「不設前提」「不對外公開」,以及「具有權威性的溝通管道」。
不設前提,意思是大陸不要堅持雙方溝通以九二共識為政治互信的前提,因為九二共識的門檻太高。由於是不公開溝通,只要雙方皆有溝通的意願,雙方也相信彼此不會利用這樣的溝通,來做出對對方不利的事情即可,而無須以九二共識為兩岸溝通背書。
具有權威性的溝通管道,意味著蔡英文能夠絕對信任這個傳遞訊息的人,此人對大陸方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所傳遞及回傳的訊息不可變形失真,經得起驗證。
「這個人是誰?」尚且不得而知,卻是攸關兩岸能否恢復互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