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日月潭西湖比一比, 誰輸得徹底?

創新講談

劉育東
user

劉育東

2016-07-28

瀏覽數 79,850+

日月潭西湖比一比, 誰輸得徹底?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8月號雜誌 波士頓 地表最創新1平方英里

地點,西湖。時間,20年前。山陵線,同樣優美。水面品質,好壞參差。水岸視覺,也雜亂。專屬法令,也無。環境品質,也走下坡。

陸客來台灣必到他們在教科書讀到台灣二大美景之一的日月潭,和台灣人到江南也都必到課本中背過的西湖,兩個地方都青山綠水,群山環繞。

20年前的日月潭,人民素質和環境意識不高,當週休二日大量觀光客到此一遊時,這裡的雜亂,就像舊市區甚至違建區一樣不堪。雖然建築物都是難看的粗糙房子,所幸不高,都還沒擋住背後的山陵線。遠山仍含笑。

20年前的西湖,由於歷代的文人雅緻與亭台樓閣,壓力更大,擠爆的觀光客到此一遊時,遇到的問題和日月潭幾乎一樣,所幸,粗糙房子也蓋得不高,山陵線也還不受侵犯。遠山也仍含笑。

當時環境品質失控,兩邊都憂心忡忡,台灣由南投縣政府「向上」提升到中央政府,2000年設立「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局」,增加預算也統一事權,逐漸整理雜亂的周遭、管理新建的建築、甚至規劃出CNN讚揚的「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只可惜沒制定為日月潭量身打造的專屬法令。大陸沒有提升層級,仍由杭州市政府負責,結合兩大學界(上海同濟大學和北京清華大學),多次深入研究後,2008年將結論「向下」制定為「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西湖周圍的大大小小都被精準掌控。

日月潭靠人治,西湖靠法治

20年前我第一次去西湖後,回來立刻去日月潭「超級比一比」。最近有機會再到兩個改善後的湖畔,看到了不同的結果。

日月潭在那條CNN自行車道旁的一塊私人土地,由於沒專法可管,竟刺眼的堆積垃圾與雜物。湖面上停放許多粗糙船屋,又無專法,也在CNN美景邊惹人側目。最讓我難過的是大型建築,新建的三家國際級飯店,在無限寬廣的湖面上,又無專法,政府只能同意業者以舊法令分別蓋起8層樓、9層樓、12層樓,而其中兩棟失控的龐然大物,遮住了背後優美、起伏、靈巧的山陵線。反觀,西湖的環境保護在學術專業的合作下立法,認真執行,小的雜亂處幾乎絕跡,大的三家國際級飯店都限制在五層樓,絕不准擋住最重要的山陵線。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今天,日月潭在民主法治的台灣,向上增設單位,靠人治,山陵線開始破壞,水面好壞參差,水岸視覺雜亂,專屬法令缺乏,環境品質令人憂慮。

今天,西湖在非民主的中國大陸,向下專業立法,靠法治,山陵線優美,水面品質、水岸視覺好轉,有專屬法令執行徹底,環境品質令人期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