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擴展想像力 任何事物都能共享

預見大未來7〉汽車共享平台Zipcar創辦人 蔡斯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6-07-27

瀏覽數 92,100+

擴展想像力 任何事物都能共享
 

本文出自 2016 / 8月號雜誌 波士頓 地表最創新1平方英里

在Zipcar總部所在的波士頓,路邊就能見到許多車印著綠色Z字標記。Zipcar提供新型態的網路租車服務,出租車輛停在市區內各處停車格,顧客只要使用App預約,就可以前往距離最近的停車點,直接用專屬會員卡開啟車門,就像使用自己的車一樣方便。

Zipcar創立首年就收支平衡,尤其在大學校園受到年輕族群歡迎。2001年開始向美國其他城市擴張,當年發生911事件,全美旅遊業一片慘淡,但Zipcar卻持續成長。如今已進軍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其他國家,全球會員數近千萬。

創辦Zipcar的蔡斯,如今也成共享經濟領域教母級人物。她後來不僅又陸續創辦共乘平台GoLoCo、法國p2p汽車租賃公司Buzzcar等共享型企業,幾乎都是同類型企業的先驅。

她因此曾被選為美國《時代週刊》世界100大影響人物、美國《商業週刊》年度十大設計師、《快公司》50大創新精神人物。《遠見》在波士頓當面採訪蔡斯,請她暢談共享經濟,並對台灣企業提出建議。以下是專訪精華:

成為平台 跨國拓展就不是難事

共享經濟是一個全新的經濟型態,它可以無所不包。不只是人跟人之間可以共享,個人跟企業、個人跟政府、大企業與小企業間,也可以共享。

除了汽車或房屋,還可以共享資料、時間、人脈網絡。從這個角度來思考,Linkedin也是一種共享企業,公開資料平台也是一種共享經濟。

這些資源其實早就已經有人付費了,你只是從中再挖掘更多價值,這就是共享經濟最吸引人的地方。

我希望人們對共享經濟的想像可以更寬廣,未來每件事、每家企業、每個領域,只要有可能變成共享平台的,都會朝這方向發展。

因為只要成為一個平台,就意味你可以非常快速地發展,可以很輕易地納入其他資源,也可以很容易擴展到不同國家。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就像Airbnb成為平台後,可以在同一時間擴張到很多不同地方,因為不需花力氣,當地的使用者就會自行把業務建立起來。

政府盡量開放資料 讓更多人用

就政府而言,應盡可能的開放資料。甚至是政府的任何施政作為,都應該從共享的角度思考。

現在政府似乎與共享經濟站在對立的立場。當政府反對Uber時,必須想清楚反對的是什麼?如果他們反對的是Uber沒有足夠保障,那就要求Uber提供完善保險。如果對Uber司機的專業度不夠信任,那就要求對司機進行審核。

但如果他們是為了保護本土計程車而反對,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這等於是在宣示這個國家、這個城市不歡迎創新,只想保護舊有產業。這不是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如果舊的企業做不到,那就要創造新的企業。

但創造新企業非常困難。我剛創辦Zipcar的第一個夏天,壓力非常大。我就像戴著眼罩的馬,一次只能看到兩、三個問題,無法同時應付所有狀況。

當時我經常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郵件,信上說「這真是太棒的主意了!」他們也要在舊金山、羅馬、法國這麼做。更讓我壓力倍增,覺得「天啊!我一定要更加快腳步才行!」

當你看別人創業時,似乎很容易成功。但不是這樣,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

如果我要給台灣的創業者意見,我會說,不要再複製美國的大型跨國公司了,停止模仿Airbnb或Uber。這些公司有龐大資金支持,與他們競爭並不明智。台灣創業者應該做的,是找出屬於自己的模式,或是參考其他國家非大型跨國公司的做法。

我覺得世界上有太多問題,永遠解決不完。創業就是當你看到一個問題,你會去想怎麼解決?還是你會認為那不關你的事?問題就是機會。這個世界上有無限問題,也有無限的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