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動見觀瞻」四個字,更成為專用成語,沿用至今。
曹丕在信中告訴吳質:「以犬羊之質、服虎豹之文,無眾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動見觀瞻,何時易邪?」意思是說,他德才不足,只是憑借父親曹操之力而有高位,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曹丕這話,雖有些謙虛,但也顯示他有自知之明。如無曹操,不會有他那時的地位。他的「動見觀瞻」,是對「一舉一動都有人注意」那樣的人,極有見地和相當誠懇的建議。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若居高位,享榮耀,那麼你的人品和言行,就要時時刻刻接受社會大眾的檢視。
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譬如最近中央研究院前後兩任院長李遠哲和翁啟惠所引發的議論。翁啟惠涉入浩鼎案,遭受司法機關調查。
李遠哲主導中研院評議會選舉新院長,臨時更改選舉辦法,選出連很多院士都不認識的人,且「要求」總統必須在三位候選人中,圈選他們中意的第一名。
此事也引起社會評論,數十位海內外院士連署致函馬總統,要求將名單退回中研院重選。
根據「中央研究院組織法」第二條規定,「中央研究院為中華民國學術研究最高機關」。一個代表國家的「學術研究最高機關」,鬧出這樣的「事故」,不能不說是「動見觀瞻」吧?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李為諾貝爾獎金得主,翁雖未得諾貝爾獎,但學術地位崇高。
他們回國之初,均受國人的尊敬,他們落得今日的下場,絕對不是偶然。李遠哲是前總統李登輝請回來的,兩人交情匪淺,李最後對他的批評,應該是有所本的。
李前總統退職後,寫了一本回憶錄《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其中有一段談論李遠哲的話:「這個人,以為自己是萬能的,教改要管,921重建他在行,兩岸問題希望插一手,到處點到為止,卻從來不願意腳踏實地做最基本的苦工。」
對社會輿情來說,李遠哲還有兩件事更值得注意和討論。
其一,公元2000年「臨門一腳」,使陳水扁當選總統,濫權貪腐,受司法制裁,李迄不願意為此道歉。
其二,李任滿前,修改中研院組織章程,使他自己可任終身「特聘研究員」,每月月薪50萬元,每年且有150萬元的「退任年終獎金」。
這些例子都說明,凡「動見觀瞻」的人,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