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官商勾結,讓我對家沒了想像!

林肯大郡受災戶 邱秀芍

李建興
user

李建興

2016-04-28

瀏覽數 21,100+

官商勾結,讓我對家沒了想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6 / 5月號雜誌 請給我安全的家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我們這群當初在瓦礫堆中活過來的人?其實,我也想學會健忘,但這很難!

1997年8月18日,溫妮颱風來襲,暴雨挾帶著傾瀉而下的土石流,讓社區內28位居民活埋在尖銳的瓦礫堆中,200多戶房子毀損,其中有一棟全倒、兩棟受到波及成了斷垣殘壁,我住的這棟,夾在中間,只有外牆受損,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但,事隔20年了,每逢大雨或地震襲擊,我還是會下意識地想拔腿狂奔。就算後來我虔心禮佛,找到心理慰藉,但「家破人亡」的恐懼,始終揮不去。尤其,每當又有悲劇發生,就不禁想問,這種官商勾結帶來的居住危機,還要奪走多少人命?

你一定很難想像,20年過去了,當年的殘骸,至今仍在。全倒的那一棟,碎裂的磚瓦居然還橫躺在原地,儘管上面已長滿雜草,仍可從縫隙中,一瞥當初慘況,藏都藏不住。

至於兩棟半倒的,有一棟,殘敗的屋體掛著裸露鋼筋,原封不動搖搖欲墜,淪為外地人來吸毒、上吊輕生的治安死角。而另一棟,雖然災後曾有公家機關前來整理,卻只削除了破損嚴重的前半棟,殘存下來的,是一面殘弱的扁牆,看了怵目驚心。

危樓只拆一半 竟說可當擋土牆

我覺得很離譜,跑去問相關單位,為何崩塌的土石不搬、毀壞的建築不拆、拆了又只拆一半?得到答案居然是:「這可以當擋土牆。」

當初這裡曾是名人爭相進住的「高級住宅區」。吸引大家的,除了汐止山上清新的空氣和絕佳的視野,建商所規劃的花園、人車分離的景觀步道,及全天候的社區巴士,更是一大賣點。

那時,我花900多萬,搶在預售時買下,還特別選了社區最深處、最接近陡坡的區塊,就是覺得這裡最不受干擾,景觀最美,像極了童謠中對「理想家園」的歌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當時,家人都很喜歡待在家,為了讓社區維護得更好,我還挨家挨戶鼓吹,組織了社區發展協會。

我永遠記得,災變那天,我原本辦了社區旅遊,看著急瀉不止的山雨,一早還忙著聯絡住戶,取消行程。沒想到,眼前的建築物就這麼砰然倒下!

剎那間,淒厲的哀號聲陣陣傳來,逃亡的畫面如災難片般地真實上演,還有人挺著大肚子,癱倒在我家門口,顫著雙手,向我求救……。

事後證實,這根本是人禍,建商為了牟取暴利,硬是削斷順向坡的坡底,以取得更大建地,卻又沒作好水土保持。離譜的是,政府還發了使用執照。

美好家園變煉獄 高級住宅被論斤秤兩賣

看著家園變成人間煉獄,我無法接受,於是我們一群受災戶,抬著棺材、綁著白布條在公部門前吶喊,要替這場因官商勾結、人謀不臧所釀成的慘劇,討回公道。但民與官鬥,就是一個無底洞。多年下來,與我一起抗議、爭取的人變少了,更別奢望外界會關懷、理會我們。

有能力的居民早另闢家園,打算把這傷心地忘得一乾二淨,而無力償還貸款的,只能眼睜睜看著房子淪為不良資產,任憑銀行宰割了。

人去樓空後,原本一戶400萬、500萬的高級住宅,一一晾在法拍市場,被論斤秤兩拍賣,聽說最低還只剩不到100萬的價值。我常自嘲,如今的林肯大郡,是典型的「原住民社區」。因為住在這的,除了少許還有依戀的「原」住民,再來就是許多預算有限,低價買屋的「原住民」了。

小年夜的一場大震,再度觸動台灣人對住宅安全的敏感神經,但從林肯大郡的經驗,我很怕,這樣的危機意識又只是一時。我願意自白,就是不想讓教訓,隨惡水退去而消逝、因地震停止而淡忘。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