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思辨與說服力佳 各領域都能發揮

認識18大學群〉文史哲學群

魯皓平、尹俞歡
user

魯皓平、尹俞歡

2016-02-16

瀏覽數 5,050+

思辨與說服力佳 各領域都能發揮
 

本文出自2016大學入學指南

但近年來,書寫表達與思考能力的優勢,讓文史哲畢業學生在各領域都能有傑出的表現。

輔仁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孫永忠說,文史哲的訓練,是在鍛鍊全方位的人才。文史哲學群的畢業生,閱讀能力比較強、書寫技術也優,所以思辨與說服能力也勝過其他領域的學生。除了老師與作家,記者、編輯、編劇、電台、主持、文史、政治或公職等領域,都不難看到文史哲學生的蹤跡。

過去,文史哲教育停留在照本宣科的時代,使學生予人的印象較為呆板。但現在,文學院課程早已擺脫傳統的靜態模式,也不拘泥於死背。

因此,孫永忠常跟新生開玩笑:「我要把你們帶壞!」他不希望學生看起來像「乖乖牌」,所以鼓勵學生勇於批判古人詩詞的缺點,而不是像以前的評論家,說古詩什麼都好,更希望藉此培養學生的觀察、批判能力。

他舉例,讀古典史書如《史記》《左傳》時,不是死沉沉的念古文,而是要求學生鑑古知今、融會貫通,從古典看當代,並與現代對應。學詩詞也是如此,他會要求學生吟唱,感動現代人。此外,戲曲課程後有劇展、書法課後有書法展等,都是力圖結合傳統與實際運用的新作法。

發展優勢>才思敏捷邏輯強 跨界就業上手快

常有學生認為,文史哲要背很多課文、朝代,讓許多有意往文學之路的人打退堂鼓。事實上,書不是要死背,而是該活記,孫永忠指出:「就像醫學系也要背骨頭名稱,但只要記清楚,就會了解該在什麼時候適時運用。」

對於一般高中生最不熟悉的哲學,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說,哲學不像歷史、國文,在高中即有相關課程,所以讓人感覺較冷門、不重要、難找工作。但事實並非如此。哲學系不是以職業為取向的科系,它主要在訓練深思熟慮的能力,思考別人想不到的問題,包含邏輯、論證、思辨的技巧,因此到各行各業都能靈活運用。

許多企業主也很喜歡哲學系畢業的學生,「像是當記者,哲學系學生就會把一個事件看得比別人透徹、抓到他人沒發現的新聞點;從事廣告業,也往往有不同的創意,」林火旺說。

事實上,每一門行業都離不開哲學,如法律哲學、宗教哲學、藝術哲學,以及各大企業都需要的應用倫理哲學等。了解各種道德的問題,可以強化企業價值觀及溝通一致性,使運作更加順暢。

有別於醫學系、資工系等系畢業後有明顯對應職業的科系,文史哲學系畢業後的出路相對模糊,孫永忠不認為這是缺點,而是一大優勢。

他說,雖然文史哲沒有明確的就業專長,求職時少了一塊敲門磚,但只要自己多找機會,如雙主修、擔任服務幹部等,文學的訓練更能將旁徵博引的本領,運用到各種行業上,出路反而寬廣。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輕鬆掌握文史哲學群】

學生特質:

聰明、靈巧、有耐心,熱愛傳統文化,且願意將傳統發揚光大。懂得思考,從史實、文獻例證中學習,並鑑古知今,活用到現代生活中

畢業出路:

教師、補教老師、作家、文字工作者、編輯、行政人員、政治領袖、編劇、考古專家、研究人員、業務員、服務員等

相關企業(組織):

國中小學、補習班、安親班、出版業、媒體業、廣告業、公務單位、政府單位、圖書館、博物館、故宮、中研院等

資料來源:輔仁大學中文系系主任孫永忠、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