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園藝治療 在花草間拾回柔軟心

自我紓壓4 與植物建立關係、感受自然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5-07-13

瀏覽數 22,150+

園藝治療 在花草間拾回柔軟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找到你的快樂日記

現代人壓力大。其實,拈花惹草,也是最好的一種紓壓方式!

台北市南港區的四獸山自然保護區附近,有個象山農場,這裡也是台灣第一位園藝治療師黃盛璘,為她的視障學生允鐘,一手打出來的療癒農場。

「你要不要買苗?」22歲的允鐘聽到客人進來,邊問邊泡了一壺他最愛的芳香萬壽菊。允鐘一隻眼看不到,另一眼也僅能看吸管大小的距離,還有情緒障礙和幻聽症狀。但在農場辦活動時,允鐘可以自在地走在步道上慢慢解說,介紹1000坪大農場裡的一草一木。

這塊荒地為允鐘父親所有,兩年前,還是一片荒煙蔓草、亂石堆砌。黃盛璘和她的志工朋友,從清垃圾、砍樹、引山泉水,開始栽種植物、製作環保酵素、葉子堆肥,再鋪上白色石板步道。一年多後,允鐘已可安全地一個人走在步道上。

植物辨識對視力障礙的允鐘,其實是很困難的。黃盛璘因此在農場角落,栽種有味道的植物如迷迭香、萬壽菊等,讓允鐘可以靠嗅覺知道所處位置。她也為喜歡動物的允鐘選了以12生肖為名的12種植物,包括鼠尾草、牛樟、虎耳草、兔兒菜、龍葵、蛇莓、馬蘭等,再加上三隻狗、幾隻雞的陪伴,允鐘的情緒不但穩定了,學習動機也愈來愈強。

使用本土青草 接受度高

60歲的黃盛璘,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認證的園藝治療師。11年前她從美國學成回來,就將園藝治療帶進精神病房、養護中心、學校,包括自閉症、學習障礙兒童、失智老人、精神病患、受刑人等,都是服務對象。

黃盛璘原是一位資深出版人,47歲時決定去尋找第二人生,到美國取得園藝治療師資格後,50歲回到台灣。而在台灣推廣園藝治療,第一步就是尋找適合的植物。

美國的園藝治療大量使用香草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香草植物也是歐美飲食文化的一部分,常用來泡茶、做麵包。但黃盛璘在三峽試種後,因台灣氣候潮濕,最後大部分的香草植物都適應不良,全部死光光。

於是她開始嘗試本土青草,也就是中草藥,可否用於園藝治療?她特別到台北萬華青草巷學習認識中草藥,其中很多都是台灣的野草。從中她找到了十大保健植物,包括艾草、薄荷、魚腥草、左手香、蘆薈、紫蘇、薑黃、石蓮花、地瓜葉、蔥蒜等。

這些植物的特點是,生命力強、好種、取材容易。

從自然花草中體悟自我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找對植物後,園藝治療師的工作是建立植物與人之間的橋梁,透過設計有趣、好玩的課程,讓植物進到病友的生活中,從照顧、觀察植物的成長,與植物建立良好關係,柔化他們的心。

只不過,11年前的台灣,沒有多少人認識園藝治療。有病患家屬甚至會好奇的問:「我媽媽每天都在種菜啊!」

其實園藝治療不是園藝活動,在乎的是人。黃盛璘說,曾有一位失智阿嬤病患,每次聞到魚腥草,就陷入沉思。問阿嬤想起了什麼?她悠悠說起自己當助產士的歲月。

原來阿嬤早年有次接生完後,產婦有些發燒,就是燒了魚腥草水,讓產婦退燒。魚腥草彷彿打開了她的記憶深處,阿嬤的神情與眼神也亮了起來,因為產婆的工作,是她人生中最有尊嚴和成就感的日子。

但植物這麼多,園藝治療師怎麼知道要用什麼植物呢?

「要說誤打誤撞也可以,能不能發揮療效也是機緣,」每一次療程,黃盛璘都會帶四、五種植物,她並不知道哪一種植物、哪一個過程會起作用。

有一次,一位個性求完美的憂鬱症病友,覆土時壓得太緊,結果別人鬆鬆種出來的植物,反而長得更好,她看著自己的植物就說:「很多事,不能做得太過。」

黃盛璘說,這種自覺的體悟,比別人說100遍都有效。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植物,就有自閉症孩子看到樹枝就開始哭,怎麼樣都無法靠近植物。但黃盛璘說,在戶外,還能感受到風、土、花香,也慢慢轉移他對樹枝的抗拒,這就是大自然的整體力量。

不用腦及意志 只用心感受

植物與自然的柔軟力,也印證在黃盛璘身上。「以前用腦,用意志力,現在用心,」她形容自己的轉變。

在出版社工作時,黃盛璘有「暴君」之稱,不是會罵人、會出現言語暴力的主管,而是要求嚴格。但從事園藝治療第三年,就有老朋友說:「你變溫柔了」,整個人也放鬆下來。

2013年黃盛璘成立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提供有心投入園藝治療者一個專業培訓的機制,為台灣培育更多的園藝治療師,經過500小時的培訓和實習,即可取得園藝治療師的資格(目前已有五人取得認證)。她期待,未來台灣也能像美國和加拿大一樣,讓園藝治療成為一門專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