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八仙塵爆震撼,全民如何撫平創傷?

陽光社福基金會心理師 牛慕慈 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5-07-13

瀏覽數 17,650+

八仙塵爆震撼,全民如何撫平創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找到你的快樂日記

也有精神科醫師看到,當天參加彩色派對,因為提早離開而幸運逃過劫難的僥存者,因為同伴受傷,感到相當愧疚、自責,甚至焦慮、失眠,不斷查詢粉塵爆炸的資訊,出現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在這非常時刻,協助燒燙傷者的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對傷者的心理復健,扮演重要角色。他們進入醫院,關懷傷者和家屬,也為傷者漫長的復健之路做好準備,提供復健輔具、彈性壓力衣,還依照傷者的經濟情況,每個月給予1萬到2萬元的補助,讓他們重拾自信,陪伴走過未來的日子。

遠離負面情緒 正向思考

站在第一線,輔導過500名燒燙傷者的陽光社福基金會心理師牛慕慈,深諳傷者歷經治療、手術重建的生心理變化。台大公衛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畢業的她,十年來陪伴傷者復健、心理諮商、職業訓練、重返社會。

她認為,發生重大意外,存活下來的傷者可能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們歷經生死難關,在住院治療期間,與死神搏鬥,清醒後,一時間無法接納現在的自己,甚至不願照鏡子。

尤其塵爆事件傷者以十多歲青少年、20多歲青年居多,這年紀遭受的挫折原本就不大,人生才正要起步,卻遇到重大災難,不知如何面對未來,內心創傷絕非外人能想像。

輔導過2014年高雄氣爆傷者的牛慕慈回憶,存活下來的傷者看到同伴死亡或重傷,會自問「為什麼是我活、而你死?」於是,籠罩在自責的陰影。

然而,如同傷者,家屬也難以接受燒傷的事實,會有自責、難過等情緒,如何照顧傷者?

牛慕慈建議,家屬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才有能力陪伴傷者走下去,此時不妨尋求心理諮商和紓壓方法,嘗試正向思考意外事故的意義。

至於社會大眾該如何接納傷者重返社會?「視他們為一般人!」牛慕慈說,曾有傷者害怕異樣眼光,躲在家裡,不敢出門,因此陌生人不必好奇詢問受傷過程。以下是牛慕慈接受《遠見》訪談摘要: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近年發生重大意外事件,社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詞,這是什麼樣的壓力問題?

牛慕慈答(以下簡稱答):當無法預期的意外事故突然發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讓人感到強烈害怕、驚恐,例如,地震、飛機墜落,或是親眼目睹親友死傷,壓力大到產生心理創傷,便會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在他們的心裡,會常常浮現那些驚悚的畫面、聲音、氣味,睡覺會做惡夢,回憶常帶他們重返事發的那一刻,重現當時的反應和情緒,有如再次經歷痛苦。

以塵爆事件來說,有些燒燙傷者看到電視新聞,因為同理心,就想起自己的急救經驗:救護車的聲音、燒傷的味道、喊救命的情境,感到難過、不安。

親友的支持是最大力量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問:傷者以青少年和青年居多,他們生心理有什麼影響?

答:傷者正值年少,此時遇到的人生挫折本就不多,又是重視外表、打扮的年紀,人生才要起步,卻遇到這麼重大的打擊,心理創傷絕非外人能夠想像。

他們此刻還在和死神搏鬥,清醒後會出現逃避的心態,無法接受事實,恨自己、恨老天不公平,感到無助,想放棄自己,因此需要信任的親友從旁支持。

問:有人提早離開彩色派對,逃過一劫,他因為同伴重傷,自責愧疚,該如何面對未來?

答:我去年協助高雄氣爆事件,一名警察因為同伴死亡,自己雖然也受傷,卻自責愧疚,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是我活、你死?」,我帶著他嘗試正向思考,畢竟自己存活下來,還有知覺,才能夠對同伴有愧疚感。因此,找到受傷的意義,他告訴自己,那是英雄的痕跡。

家屬應先照顧好自身狀況

問:塵爆事件後續有傷者死亡、接受長期復健,家屬該如何陪伴他們走下去?

答:家屬首先要照顧好自己的生心理。他們和傷者一樣,都無法接受塵爆事實。有醫師就擔心,家長見到孩子的面容,心中會產生陰影,往後30年可能都走不出來!我輔導的燒燙傷青少年,當媽媽看到孩子重傷或死亡,她們會自責、大哭,感到焦慮。家屬是支持傷者的重要力量,假使無法走出陰影,便很難承受傷者宣洩的負面情緒、傾聽他們表達的痛苦。

其次,家屬要懂得紓解壓力,例如,宗教信仰、上正念課程、按摩、靜坐、做運動等都有助紓壓,或是求助心理諮商,才能成為傷者依靠的支柱。

問:雖然社會熱烈發起募款、集氣活動,大家該如何接納傷者重返社會?

答:儘管社會希望塵爆傷者能夠康復,可是,仍有人以異樣眼光看待燒燙傷者。從陽光傷友的經驗可知,他們走在路上,有人抱以怪異眼光,讓傷友再度受傷,有人因此躲在家裡,不敢出門,把自己鎖起來。

社會應該視傷友為一般人,陽光基金會帶傷友看電影、參加藝文活動,安排職業訓練和就業輔導,就是幫他們重返社會。

問:重返社會的陽光傷友情況如何?

答:以21歲的傷友莊雅菁為例,她在13歲那年,因為車禍,造成全身70%以上二到三度燒燙傷,接受20多次植皮、重建手術,每次手術超過十個小時,她面對破碎的外表,希望死去,問老天還有什麼活下去的理由。

後來,她讀到《聖經》:「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華是看內心,」才明白內心比外貌重要。她又用唯一的右手,學習拼豆工藝新技能,還出版《酷啦!我有一雙鋼鐵腳》,相信她為燒燙傷者帶來希望。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