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這裡,」巨農有機農場創辦人周俊吉從溫室區快步迎面走來,用粗糲而乾燥的大手使勁揮著。
眼前的他,一身黝黑,看得出來飽經風吹日曬,輕便的穿著和腳上的黃色雨鞋,全都沾滿塵土,與一般田埂間忙碌的農夫無異,但眉宇間流洩的氣質,不難看出是一位農業博士。
擁有中興大學植物病蟲害博士學位、美國北卡大學博士後研究高學歷的周俊吉,出身於台南新市農家,小時候看到父親因噴灑農藥而中毒,心想「難道一定要使用農藥?」大二在課堂第一次接觸到「有機」,便深深著迷。
用牛糞養土 管農場像工廠
回國後,周俊吉先在永豐餘生技擔任副總,負責管理南澳有機農場。2005年,他毅然決然地放棄百萬年薪,和幾個志同道合友人籌了2000萬元,回到家鄉開有機農場。
只不過,事情並沒有想像中簡單。周俊吉向台糖承租的這塊土地,雖然地勢高、排水性好,但是土壤有機質只有0.45%,低於台灣標準值3%,一開始根本種不出作物。
為了改善土質,這位農業博士找來附近用玉米葉、苜蓿餵食的乳牛牛糞,再混入淘汰的葉菜,及自己研發的菌種,經過半年發酵,就成為深黑色的有機肥,兩年後有機質就達到5%。
不同於台灣有機農民都做不大,周俊吉一開始就用電腦記錄作物從栽種、到防治等程序,並分析採收日期和產量,也精準計算每個員工的工時和績效,管理農場像管工廠一樣。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就是看上這點,六年前才會找周俊吉設計他位於高雄的永齡衫林有機農業園區。
跟著周俊吉快步穿梭在田間,巡視他種植的40、50種蔬菜,他熟練地從土裡挖出一根長得像人字型的紅色胡蘿蔔,這是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製作健康沙拉麵包所指定的紅蘿蔔。
再往前走,他三兩下從玉米株上摘下一根玉米,撕下綠色外皮,一口咬下,竟像水梨般多汁清甜,難怪米其林三星主廚江振誠去年來過之後,就對巨農的玉米筍念念不忘,不僅欽點入新餐廳菜單,還派助手拿來一些外國品種的蔬菜種籽,央求周俊吉幫他種。
飼料、屠具都符合有機標準
巨農出名的,不只是獲得國內外各大名廚青睞的蔬菜,還有詢問度破表、連排隊都買不到的有機雞。
「有機雞的誕生其實是意外,」周俊吉說,農場成立第一年,就因為「黃條葉蚤」肆虐,把溫室裡的葉菜全都咬成網球拍狀。他試過所有非農藥方法,像是肥皂水、苦楝油、用火燒土,甚至人工抓蟲,卻始終成效不彰。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參加太太服務的畜產試驗所開放日,突然瞥見一張「牧草雞」海報,給了他「以雞治蟲」的靈感。
周俊吉向畜產試驗所要了70隻實驗的台畜13號淘汰雞,再放進採收後的溫室,土雞們爭先恐後地拚命吃,把菜梗、小蟲吃的一乾二淨,可說寸草不留,同時雞爪扒土時又翻動了土壤,一舉數得,比人還好用。
這些原本養來除蟲的雞,因活動力旺盛,吃得又是有機菜,看起來雞冠比人家紅、雞毛色澤鮮豔,肉質鐵定特別好,很多參觀過農場的民眾都一再表達購買意願,讓周俊吉決定幫這群「不會說話的員工」爭取台灣第一張有機雞認證。
取得認證必須跨過四個門檻,首先是環境有機,這不難,因為在巨農,這些雞連吃的雜草都是有機。
再來是品種有機。第三,飼料至少80%有機,為此他還拜託花蓮富里銀川米賣給他有機碎米和米糠。
最後就是有機屠宰,運送過程不能過於擁擠,屠宰工具不能使用化學藥劑清洗,屠宰前必須給牠聽音樂,或是電暈後再宰殺,台灣幾家大屠宰場都不願做這種量小又特別的生意。
好不容易找到了有同樣理念的凱馨屠宰場,六年前終於催生出一隻要價上千元、供不應求的有機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