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林雨村 掌握土壤樹葉 種出好蓮霧

林雨村農場 古坑皇家蓮霧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5-01-29

瀏覽數 14,000+

林雨村 掌握土壤樹葉 種出好蓮霧
 

本文出自 2015 / 2月號雜誌 百大黃金農夫

雲林縣最早種植飛彈蓮霧的是古坑鄉果農林雨村,今年51歲的他能種出重量近200公克的大蓮霧,1斤賣186元,比市售飛彈蓮霧的100元均價高出近一倍。

他並自創「古坑皇家蓮霧」品牌,走進禮盒市場,12個要價700元,平均一顆蓮霧超過60元,相當一個便當,還成為前縣長蘇治芬送給前總統李登輝的禮物。

禮盒搶手 甜度媲美黑金剛

高品質蓮霧禮盒已是市場搶手貨,並深受大陸消費者喜愛,林雨村的蓮霧還沒成熟,就接到訂單,成為夏季暢銷的水果禮盒。

「有人甚至一買就是好幾萬元,」林雨村的太太沈美珠開心地說,逢年過節,她還收到客人送來魚翅大禮,令她相當感動。

在林雨村的巧手下,原產於馬來半島的飛彈蓮霧,有著紅寶石般的色澤,果肉厚實,味道甜美多汁,甜度達到13度,還有甘蔗的香氣,在喉嚨裡久不散去,令人回味再三,不少吃過的人說,「足以媲美屏東的黑金鋼蓮霧。」

林雨村原本種植柳丁,但因柳丁生產過剩,價格過低,於是在2007年改種鳳山農業試驗所引進、改良的泰國紅寶石品種蓮霧,這種蓮霧5、6月夏季收成,和冬天採收的屏東縣大果種蓮霧區隔,有商業價值,吸引他嘗試。

但是種蓮霧後他才發現,「蓮霧是最難種植的水果!」他苦笑著,在甜美果實的後面,有著一段辛酸歷史。

他說,一開始,誤信農業資材業者,誤以為只要樹長得高,就能結果,於是買了肥料、除草劑,但樹葉生長茂密的結果,卻阻擋了果實日照、通風的機會,造成滋味、色澤都不理想,有一年,颱風還吹垮大半的果實,讓他欲哭無淚。

所幸在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旗南分場場長賴榮茂協助下,林雨村了解,既然不能掌握天氣,那就掌握地理。他心想,只有土壤健康,才能長出好蓮霧,叫人安心食用,因此改變種植方式。

「土壤是蓮霧樹的腸胃系統!」林雨村比喻。他不再使用除草劑,改以人工拔除雜草,避免土壤酸化,又拿黑芝麻粕、米糠、海鳥磷肥、菸葉等,配製有機肥料。此外還花了6萬元購買含有16種微量元素的基酸核蛋白,讓蓮霧樹吸收足夠的碳、磷、鉀、鎂、鈣等養分。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在他看來,樹就像人,缺什麼就該補什麼。為了掌握土壤變化,他每年都會送驗土壤,根據土壤狀況調整肥料配方。

看葉子 就知蓮霧好不好吃

每天清晨6點多,他就會來到1.2公頃的果園,仔細觀察園內500棵樹,「這些樹像我的孩子,我每天都要和它們有無言的對話,」他說。

跟著他走進蓮霧園,伸手抓起園中土壤,撲鼻而來的是濃濃芝麻香,腳底下是軟綿綿的覆土草堆,他指著一旁有魚兒悠遊的溪水說,這就是灌溉水源,清澈見底,難怪樹幹粗壯,葉片又大又肥厚,是一般蓮霧葉子的兩倍。

「觀察葉子就能知道蓮霧好不好吃,」他說,樹枝要呈現45度,才有好果實,因此,他會折斷直往上長的樹枝,改變生長方向,當太陽照射、風兒吹來,葉片輕輕搖晃,他就確定葉片行光合作用,果實的碳水化合物轉為花青素,蓮霧就會好看又好吃。

種植過程中,最頭痛的是果實裂果。他領悟如果加強土壤排水,就能改善裂果,因此在肥料中加入少許的糖,利用滲透壓原理,減少樹根吸水比例,他也計算每一個套袋有四到六個蓮霧,由30片葉子供應養分,裂果率降到兩成以下,大大減少損失。

高雄農改場旗南分場場長賴榮茂稱讚只有國中畢業的林雨村,「悟性高,很肯學習。」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溫度上升,他們兩人還共同研發出樹頂葉疏、下方葉密的「上疏下密」理論,以立體方式修剪樹葉,讓太陽和微風容易穿透樹頂上方的葉片,增加下方果實日照、通風的面積,提高甜度。

林雨村學會種蓮霧的好本領後,便組成蓮霧產銷班,如今有28名40到60歲中壯年農民加入,一共種植18公頃,他的果園還成為雲林縣蓮霧示範場,每年有上百名國內外蓮霧農民觀摩。

「照顧蓮霧比自己的小孩還辛苦!」林雨村種了七年蓮霧有感而發表示。不過,能為家鄉創造新價值,他笑得比誰都高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