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創新,保持前進動力

趨勢論壇16〉整合在地優勢‧創新帶領前進

林珮萱
user

林珮萱

2014-12-12

瀏覽數 13,400+

跨界創新,保持前進動力
 

本文出自預見2015未來大趨勢

遠見高峰會首度到花蓮加開特別場論壇,主持人30學院執行長成章瑜以「農產、觀光、人文」這三顆寶石,形容花蓮的優質特色,從國際健康、農產加值、在地創新等面向切入,探討花蓮持續向前的各種可能性。

花蓮縣長傅崐萁分享,近年花蓮如何從過往印象的偏鄉、被人遺忘的城市,到今日「浴火鳳凰」的經驗,正從觀光休閒、綠色、養生醫療等方面,邁開大步前進。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業務總編輯蔡深江,以媒體人的觀察,暢談「觀光產業新勢力」。曾在台灣讀書的他,分析人口只有500多萬的新加坡,如何每年吸引1500萬名國際遊客,觀光產值占GDP5%的亮麗成果。

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洪子仁,提出觀光醫療新商機的觀點。他直指,《經濟學人》預測,未來20年全世界三項重要核心產業是,醫療服務、科技和永續能源。亞洲很多國家積極推動醫療旅遊產業,台灣須正視這股全球趨勢,創造有利條件留住人才、技術及產業。以下為論壇內容:

主持/30學院執行長 成章瑜

致詞/花蓮縣縣長 傅崐萁

與談/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報業務總編輯 蔡深江、新光健康管理公司總經理 洪子仁

〉傅崐萁

觀光醫療崛起 花蓮健康城

花蓮這五年的發展有目共睹,縣市長滿意度民調、宜居城市評比等方面均獲得許多肯定。

近年觀光旅遊蓬勃發展,隨著亞洲人民富有起來,大家都想要出去玩,花蓮的好山好水擁有享譽全球的資源,成為一大誘因。

21世紀的今天,比起價格,消費者更在乎品質。當生活水平變好之後,自然會希望吃得更健康,尤其食安危機屢屢爆發,民眾也更重視有機養生。花蓮的天然環境很適合綠色養生產業,有機農產如蜜香紅茶、瑞穗鮮奶、鶴岡文旦等。全縣有機耕作面積占全國1/4、全台第一,耕作面積成長率達90.35%。

第三,就是希望長命百歲。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世代,從近幾年開始陸續退休,產生醫療照顧需求。光是中國大陸2014年的退休人口就有2.6億人。當韓國、泰國在觀光醫療和美容崛起時,台灣也要不落人後。

花蓮三年前就把一所醫學中心、兩所教學醫院,七所地區醫院,266個診所跨業整合成功,跟觀光產業結合,推出觀光健康檢查行程。也籌建銀髮養生村和健康城,1000公頃的瑞穗溫泉區正在籌設中,將是全台第一、全亞洲最大。

花蓮是台灣的第八港,未來的自由貿易港基地位置,就在花蓮港,面積約有12公頃,可泊靠6萬噸級船舶。花蓮是個充滿商機潛力的新興城市。

〉洪子仁

醫療旅遊 有實力但欠推廣

現今世界正激烈改變。氣候異常、經濟局勢、產業起伏,很多做夢想不到的事都發生了。因應變化,創新很重要;健康旅遊正是創新概念。

醫療觀光,依照世界旅遊組織定義,是以醫療護理、疾病與健康、康復與修養為主題的旅遊服務,不是一般人熟知的疾病治療和健檢美容而已。目前最熱門的產品與服務項目,有關節置換、牙科、心臟手術、復健、整形手術、美容抗老、健檢等。

世界七大醫療旅遊產業排名,包括泰國、新加坡、新德里、巴西、杜拜、馬來西亞和南非,七個有五個在亞洲。新加坡的國際醫療旅遊,是由一個跨機構的官方機構推動,集合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新加坡旅遊局(STB)和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跨部整合 推動醫療旅遊

【趁遠見週年慶訂,一年送半年】中階主管必收>>看懂產業趨勢,升遷與轉型的關鍵利器!

韓國自2009年開始發展觀光醫療產業,同樣設立專責機構,由文化觀光部及保健福祉部,兩個單位編列數十億元的預算委託觀光公社及保健振興院推動。

前陣子到首爾機場就有寫著「The New Heart Of Medical Tourism」的櫃台。我參觀韓國BK整形博物館,整棟1到15樓,一天有120台手術。患者來做削骨手術後的骨頭放在博物館裡,堆得像一座山。

新光醫院從很早開始就做高單價的健檢,先從台灣三大死亡原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著手。

把相關檢查項目,放在同一樓層。加上台灣溫泉、養生SPA規劃頂級健康養生之旅的行程。

2011年我們開始推行陸客健康遊台灣行程。2013年5月大陸企業家陳光標來新光醫院健檢,花費20多萬元;至今已有5000人次。

來過的大陸民眾都說,台灣醫院只有咖啡香,沒有藥水味,真是太神奇了。

觀光醫療和醫療是不同的發展方式,台灣的醫生專業強,但國際醫療更強調產業化,這就和品牌、形象、行銷有很大關係,要讓目標市場知道。

2013年中國出境到外就醫人次已達800萬,但他們的首選地是新加坡、香港、日、韓,到美國的也不少。大陸對台灣的認識,多半是日月潭、阿里山、鳳梨酥、太陽餅。但賣一卡車鳳梨酥的金額,肯定比不過治療一個疾病。

台灣最聰明的人就是當醫生。《富有人》(The Richest)雜誌中就有寫到,台灣有排行第一的健康照顧系統,有發展國際醫療的好基礎。

觀察亞洲各國推動醫療旅遊,政府角色很重要,比如簽證、國家形象推廣、塑造醫療品牌、語言溝通,甚至醫療法規的鬆綁。

相較新加坡一年花1億美元做推廣,南韓投入3300萬美元,台灣只有60萬美元。政府應跨部會統整,設立台灣醫療TAIWAN MEDICAL品牌形象,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新動力。

〉蔡深江

要創造制度 又保存舊文化

新加坡缺乏高山大海的天然觀光,而且地方又小,有的只是人力資源。

1965年獨立時,就確認旅遊業是新加坡重要的經濟來源,推動「無煙囪工業」。重視人才,政府對教育投資金額每年約新台幣2600~2700億元,僅次於國防預算。

由於欠缺旅遊的先天條件,創意能力也成為必然。1980年代的新加坡,觀光業還很落後,為了要吸引國際旅客,我們先發展新加坡航空公司,還蓋了動物園。動物園各地都有,怎麼吸引人?做法是不把動物關進籠子,讓人和動物之間沒有柵欄,這需要經過精準的計算。

我把旅遊業分兩種,一種是吃老本,像萬里長城,它已存在千百年,不需要改變它,愈原始愈好。

另一種則是要不斷創造、翻新。兩者共通點則是服務和設計的心態。新加坡也不是沒有吃老本的景點,但建國時間太短,雖然被英國統治過,要跟百年以上歷史的歐洲任何一條街道,還是不能相比。

文化融合 又創造商業價值

新加坡是個新舊交雜的城市,對於保存古建築有明確法令,但也會考量到生活實際面的需要。有些老建築是門面不能動,但裡頭可以翻修。新加坡厲害之處在於創造制度,既保存舊文化,又容許創造商業價值。

新加坡還有一大特色是多元種族,像是牛車水、小印度、回教族聚集地,有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多色人種和文化匯聚,也成為一種觀光資產。

根據新加坡的經驗,每5~8年要有新景點才能吸引觀光客。1995年左右我們開始討論是否要建賭場,新加坡很務實,當年最先出來反對的是李光耀,但後來贊成也是他。

最後成功的做法是將賭場轉為綜合度假勝地,規定賭場面積不超過整體5%,其他腹地則興建環球影城、水族館、會展場地、旅館等吸引觀光客的景點。也增加維護當地人權益的措施,像是對外國人收取較高的入場費。

廣納人才 誰有能力誰做

從確定建賭場,到2009年完工,經歷兩次選舉,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否願意去做一件不屬於你的政績的建設,是很大的問題。但要發展觀光,需要長久的策略。新加坡執政黨沒有任期限制,這對我們做長期規劃是有益的。

1984年我來台灣念書。台灣最美麗的風景確實是人,台灣服務業比新加坡好非常多,台灣的觀光問題是宣傳不夠。花蓮有很好的發展條件。剛聽介紹說,進入太魯閣居然不收錢,我認為不對。使用者付費是觀光業很重要的概念,太魯閣這麼好的地方,不應該再免費了。

開放很重要,像新加坡很願意廣納人才,我們的國歌是澳洲人寫的,但我們不介意,因為寫得好。全世界有那麼多人才,誰有能力誰來做,才能做得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