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高度發展、創意無限延伸的時代,人除了有效率地工作外,還需要符合人性的休閒體驗。於是,各種旅途上的創意紛紛出現。兩年前旅遊業在網上募集旅客對「好睡機場」的調查。好睡機場有四個指標:舒服、方便、乾淨和機場服務態度。
過去機場是搭飛機的聚點,現在,全球著名的機場都變成高檔的購物中心,可以享受美食,可以逛精品,可以閱讀、上網。更先進的機場是闢出可以小憩的地方。今年,台灣桃園機場就名列亞洲好睡機場第五名。
1988年,兩岸剛開放探親時,不少台灣旅客在香港接不上大陸航班又無港簽,像難民般留宿啟德機場,這種情況已不復見了。
台灣元素 讓機艙變成自家書房
人在旅途中更需要有尊嚴、有人味的接待。今年10月初,華航在西雅圖波音公司交接一批很不一樣的波音777-300ER飛機。
據華航董事長孫洪祥說,有一次林懷民問他:「為什麼坐上飛機,就面對冰冷的機艙,沒讓人有溫暖的感覺。」
林懷民的這句話,激發了華航在新接收的飛機上重新思考機艙設計。他們請來設計過誠品書店的陳瑞憲和他的國際團隊,把機艙打造成一個「書香之家」。
柿子木紋取代灰藍一色的牆面,燈光挑高,依不同時段、不同節慶,打出不同的光影。嶄新的灰藍色座位中,間插著一些紅色的,雅緻中顯生動。每個座位旁一盞供閱讀的桌燈,就像置身自家書房。
長途旅行,需要伸伸腿。設計師把供空服員調理食物的空間改為Sky Lounge,柔和燈光下,提供的咖啡和茶都來自台灣。有茶香還有書香,兩側書櫃裡放著中英文輕鬆的人文書籍;餓了還有自助式的杯麵。
所有元素皆來自台灣,孫董事長說,要讓搭上華航飛機的全球旅客不只看到台灣、聽到台灣、嗅到台灣、食到台灣,還「觸摸感覺到台灣」。
長途旅行,也需要更像自家臥室的舒服。商務艙可以平躺休息;帶著孩子旅行的父母,還可以訂親子艙,一樣可以平躺安睡。讓人訝異的是,寢具、毛毯竟出自台灣的名店「寬庭」。問華航人:「不怕被順手牽羊嗎?」他們笑笑說:「我們告訴旅客,歡迎他們購買(都有售價)。」
為什麼人愛旅行?有人說,因為可以進入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再回到自己的世界;有人說,喜歡在路上的感覺,找回在喧囂城市丟失的自己,感受溫暖的文化的力量。人的旅途可以很冰冷,人文的旅程則充滿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