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上課像遊戲,孩子都愛上學

開口說、動手做 教室就要熱鬧好玩

張德齡
user

張德齡

2014-10-28

瀏覽數 54,150+

上課像遊戲,孩子都愛上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4 / 11月號雜誌 教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小孩

在台灣,結束兩個月暑假,如何讓孩子們「收心」回到學校上課,是許多家長們的煩惱。可是在荷蘭,許多小朋友都希望快點開學,因為放假很無聊,上學比較好玩!為什麼?翻開荷蘭小學生的書包,可能就會知道答案。裡面沒有厚重的課本,或學習用品,有的只是家裡準備的愛心便當,或是一些小點心。

上學超開心1〉

三年級前沒功課 書包不必帶回家

低年級的小朋友,每週有固定的「玩具日」,可以把家裡喜歡的玩具或書,帶到學校,與其他同學分享。只有這一天,書包才可能重一點。

荷蘭的小學生在10歲前幾乎沒有功課,到了第五年(相當於三年級)才第一次有家庭作業,而且大多在學校就寫完,很多書本都放在學校,不需要背著重重的書包上下學。小朋友放學後,常呼朋引伴一起騎腳踏車出去玩,或相約釣魚,打球。

來到鹿特丹一所小學,這所學校和其他小學一樣,人數並不多,大約200多人,從4歲到12歲,一個年級一班,大家共用一個小食堂、圖書館,還有遊戲設備。荷蘭經常下雨,但只要天氣放晴,孩子們一定跑出來曬太陽、玩遊戲。

《遠見》記者採訪這一天,三年級的小朋友正在上美術課,因為萬聖節快到了,他們正在製作《哈利波特》的魔杖。此外,還自己製做乒乓球拍,拍子必須用機器磨邊,看似危險,不過老師說,已充分解說,並在她的監督下讓孩子們自己做。

問這些孩子:「你們喜歡上學嗎?」幾乎在場每個小朋友都舉手。「為什麼呢?」記者問。「我喜歡上學,因為可以學到新東西。」「老師對我們很好,很關心我們。」童言童語,紛紛搶答。

的確,如果荷蘭小孩不喜歡上學,也不可能成為聯合國調查全世界最快樂的兒童了。一週五天都要上學,每天早上8點半到校,下午3點放學,週三上半天,如果不喜歡學校,孩子怎麼快樂得起來?

上學超開心2〉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鄰居就是同學 上課能交新朋友

荷蘭曾經有一項調查,想找出小朋友喜歡上學的理由,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學校。學校被認為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場所,孩子喜歡和同學一起上課,一起遊戲,和老師關係也不錯,就像個大家庭。

烏撤思特大學青少年研究專家狄溫頓(Micha de Winter)教授也分享,在他的「祖父日」(Grandpa day)時會去學校接他的小孫子們,學校老師會熱情地問候,不但非常友善,還十分關心孩子,這種溫暖的氛圍,讓孩子們很有安全感。

小學校長庫斯德則認為,小學普遍都離家近,很多同學來自同一個村莊或社區,有的是鄰居,甚至親戚,父母大部分彼此熟識,可以說從小一塊兒長大的朋友,關係非常緊密。

上學超開心3〉

考試不排名 考完不用反覆檢討

老師也是孩子們喜歡上學的重要關鍵。荷蘭師生的關係不是權威式,更像朋友。曾任台北歐洲學校荷蘭語主任的席爾克(Evelien Hilks)分享,荷蘭老師非常重視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學校開不開心,小孩在群體中是否覺得很自在,及和同學間的互動,反而比較不會在意課業成績。

學生的功課不多,並不代表荷蘭的學生不必考試,事實上,除了大考外,平常每5到8週都會有一次小考。只不過這些考試,主要是給老師參考,知道每個孩子的學習程度,進而改變教法,不會公開讓學生知道,更不會排名。因此,學生們從不特別去準備這些考試,而是真正「考實力」。

更有趣的是,老師考完也不檢討與複習考卷,因為考試的目的只是想知道學生們個別的程度在哪裡,會就是會,不會也沒關係。如果真有學生嚴重跟不上進度,學校才會針對這些學生,做個別一對一的輔導。

荷蘭學校教育很好玩,也很務實,例如老師會帶小朋友去圖書館,向管理員辦借書證,教小朋友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並且完成借書的過程。還有讓小朋友扮演店員,實際體驗超級市場的運作,以及工作內容,既好玩,又印象深刻。在這樣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荷蘭孩子大多快樂成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