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退休再創「安可事業」 規模不大但效益大

國際現況美國篇〉嬰兒潮世代 不知老之將至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4-07-31

瀏覽數 30,550+

退休再創「安可事業」 規模不大但效益大
 

本文出自 2014 / 8月號雜誌 養得起的未來

「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會退休,也許得等到人們把我抬到葬儀社的那一天吧!」肯德基(KFC)創辦人桑德斯(Harland Sanders)曾經說過這樣一句名言。

1955年,桑德斯以66歲高齡創辦肯德基,日後成為全球最大連鎖餐飲集團之一,寫下高齡創業奇蹟。逾半個世紀後,至今美國依然是全世界老年創業文化最興盛的國家。現正步入退休階段的美國嬰兒潮(Baby Boomer)世代,非但退而不休,還成為創業主力。

專門研究創業趨勢的美國考夫曼基金會(Kauffman Foundation)最新調查便指出,美國55歲至64歲創業者所占比例,已從1996年的14.3%大增至2012年的23.4%。同期45歲至54歲創業者比例也增逾兩個百分點。

「美國人沒有老的觀念,他們是退而不休,」經常輔導美國中高齡人士創業的美國聯邦小企業署(SBA)經濟發展台裔專員郭曼麗指出。

不景氣 反促使老年創業潮

郭曼麗分析,美國和台灣退休人士的最大不同,在於台灣人多半覺得老了就該頤養天年,但美國人退休後卻不願意待在家裡,甚至從退休前幾年就開始積極規劃退休後要做什麼。例如,一般以為創業是年輕人的遊戲,但其實美國人早已推翻這迷思。

考夫曼基金會研究便顯示,在高齡創業者比例竄升之際,最年輕的兩個族群創業者所占比例反而雙雙萎縮,尤其20歲至34歲創業者從34.8%,大幅縮減至26.2%。

加州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學者瓦德華(Vivek Wadhwa)研究美國500多家營收逾百萬美元的高科技和工程公司後發現,真正成功的科技公司創辦人平均年齡達39歲,年紀在50歲以上者,人數更是25歲以下的兩倍。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人們活得愈來愈健康、愈來愈長壽,所以會(在退休後)尋求一份主要或補貼收入,」考夫曼基金會研究計畫主持人史坦格勒(Dane Stangler)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

郭曼麗則分析,前幾年美國經濟不景氣,許多人被裁員,促成老年創業風潮,而且年紀大的人,個性比較成熟,人際關係也好,其實更容易成功。此外,嬰兒潮世代堪稱是美國有史以來社經教育程度最高的退休世代,有錢、有閒、又有專業知識,同樣是創業成功的保證之一。

這種退而不休,勇於創業的風潮,在美國已形成一種「安可事業(Encore entrepreneurs)」的趨勢,也就是退出職場後還可以「安可」再上台。

小額創業盛 就是要有事做

美國智庫「公民企業」(Civic Ventures)研究發現,美國44歲至70歲族群每4個人中就有1個人想要創業,其中近半數人都希望自己所創辦的事業對社會產生影響。

「不是所有創業家都是在大學宿舍或車庫裡吃泡麵、熬通宵的小伙子,嬰兒潮世代也會想創業,」70多歲的「安可創業家」查爾頓(Randal Charlton)說。「公民企業」每年都會選出10位「目標獎」(Purpose Prize)得主,表揚年齡在60歲以上的成功創業家。 安可事業不比科技業大型IPO(首度公開上市),也不屬於形塑典範趨勢的社會企業,他們的特點是傾向小額創業,啟動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多半是以慣見的商業模式服務市場既有需求,營收不驚人,是一種「小規模、在地化、個人化的創業,」「公民企業」副總裁班克(David Bank)接受推動社會議題的《好雜誌》(Good Magazine)採訪時指出。

儘管老人創業規模不大,但效益卻很大。《經濟學人》便主張,老人勇於創業有助於解決高齡化所衍生的兩大問題,一是社會經濟負擔,二是高齡勞工的失業危機。

正如「安可創業家」查爾頓所說,「我們可以把老年人口看成一個負擔,也可以把他們看成解方。」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