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台老化趨勢中,人口數目最多的新北市首當其中。截至2014年6月,新北市65歲以上高齡者達38萬7450人,老年人口數最多。才剛50歲出頭的市長朱立倫,也自稱「漸老族」,為了因應老化社會,他整合18個局處與民間機構,要全市動起來,走向高齡友善之都。「新北市是台灣的縮影,所有問題都是台灣問題的縮影,做得好就可以適用於全台灣,」朱立倫接受《遠見》專訪時說。
免費公車看病採買 老人共餐更溫馨
許多台灣的政策規畫,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小孩,但朱立倫管理老年人口最多的城市發現,「長輩問題也很重要。」因此從2012年6月起,由副市長侯友宜督導,每月18個局處一起開會,推動「在地就養 健康樂活」的安康、安樂、安居、安知、安全的五安服務。18個局處都要出席,層級必須是首長或副首長,可見重視程度。
朱立倫體會到,老人政策要做好,一定要與生活需求結合,簡單說,就是從食、衣、住、行、育、樂下手。以行為例,雖然捷運很方便,但對長輩來說,公車可能更實用,新北市有160條新巴士路線,這些巴士可免費載銀髮族到附近市場、醫療院所、公車轉運站等,長輩就可以自己完成買菜、看病等事情,非常方便。
又如吃飯,也是困擾許多銀髮族的問題。朱立倫不斷聽到基層反映,老人獨自在家,常常午餐懶得煮,因此五安政策最早就由「老人共餐」做起,2012年8月就開辦。所謂共餐,是邀長輩一起來吃飯,雖不是免費(經費來源有的是樂捐、有的只要每餐35元左右),但可以和餐飲業者、社區、派出所、學校營養午餐、宗教寺廟等結合,解決吃飯問題,更重要的是讓老人走出來,相互關懷。
目前新北市已有640個據點固定辦老人共餐,參與人數超過2萬4000人,模式也從里、社區、公寓大廈走向店家,希望店家提供優惠,同時選擇適合銀髮族的食材。參與過許多次共餐經驗的朱立倫,一談到共餐,眼睛馬上亮了起來。他說,每一次共餐都讓他印象深刻,因為爺爺奶奶們的故事,總是讓人聽得津津有味。
每週二樂齡日 托老中心讓子女安心
新北市新店忠孝大鵬社區,有一群社工媽媽在活動中心屋頂種菜,她們買了100個種植箱和培植土,四個箱子排起來像個「田」字。一開始種空心菜、萵苣等,後來還種小黃瓜、苦瓜、百香果等,成為共餐的食材,老人家還可以認養菜園,在地方傳為「一口福田」的佳話。
銀髮族的時間多,如果無所事事,其實對身心並不好。因此新北市把每週二定為「樂齡日」,所屬的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府中電影院等,活動都要跟爺爺奶奶有關,電影播放也不例外。朱立倫說:「以前大家都只有想到小朋友,現在都要想到老朋友。」
例如鶯歌陶瓷博物館,在今年7月到12月,每週二就推出「砌陶趣」,串聯陶博館與三鶯地區老街、觀光工廠與陶藝工作室等,活動費用299元,含價值900元的車資、午餐、各式門票和體驗材料等費用,每場限額20名。銀髮族可以參觀、體驗、創作和出遊,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托老,是近幾年來崛起的新課題。新北市也首創公共托老中心,與民間機構合作,同時提供失能長輩照護,與健康老人活動空間。現在已有10家公共托老中心,到2014年底前還會再成立7家,總共有17家,開辦費由政府補助,日間照護部分才需要收費,依照失能程度不同,每個月最高收費1萬5000元。
來托老中心的長輩,就跟幼稚園的學生一樣,每天會帶聯絡簿回家,讓家屬知道長輩今天的狀況,同時也提醒家屬幫忙準備明天上課的東西,以免失智的長輩忘記帶。
一名71歲的退休教師失智,常常走失,女兒、里長常常到處找他,甚至廣播請里民幫忙。進入公共托老中心後,照服員知道他成長背景是宜蘭頭城,開始跟他聊頭城有什麼特產,原本問什麼都說「很難講」的伯伯,講到鴨掌還知道怎麼做,隨後也願意跟著練習下肢運動、練習接球等。女兒說,父親進來以後,狀況穩定多了。
老師傅傳承技藝 高齡就業媒合獲好評
至於新北市為健康老人設立的銀髮俱樂部,已是許多長輩們喜愛的地方。到這裡可以唱歌、跳舞、打麻將、下棋、泡茶、做運動等,還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同時每人有一本健康管理手冊,內含簡單的健康檢查記錄。目前銀髮俱樂部已經有100處,到年底前會達200處。「這些都沒有增設新空間,而是活化蚊子館,」朱立倫笑說。
6月間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朱立倫就安排參訪土城頂埔公共托老中心,把這視為新北市的特色。張志軍對於志工對失能老人的照顧,印象深刻;張志軍還穿上圍裙,幫長輩打菜,一起共餐,閒話家常。
老了就不堪用?錯!新北市除了提供老人安置,也希望再造老人工作價值。新北市勞工局長謝政達透過工會、老人會和各里區辦公室等,收集老師傅名單,計畫舉辦校園職涯傳承活動,邀請老師傅開設傳承體驗營,讓經驗可以傳給下一代。
謝政達還建置長青人力資源媒合平台專區,媒合廠商和長輩求職者,去年瀏覽破3000人次;由於許多年長者因家境需要,必須出來上班,勞工局去年成功協助58人就業。
例如麥當勞、摩斯等速食店業者,認為二度就業的婦女服務表現非常好,很願意任用她們;再如位於新北市新莊的翰品酒店,也覺得再度就業者都很珍惜工作機會,服務態度也非常好,十分適合迎賓等工作。勞工局會積極幫助這些企業媒合高齡就業者。
朱立倫更進一步希望,未來的新北市可以進步到百貨公司商店街有一整層樓的銀髮族專區或老人街。平安、健康、快樂,人家說是「小確幸」,但朱立倫認為是大幸福。如何給長輩們更細微關照,已是每個縣市首長不能忽略的目標。
高齡照顧存本專案
跨世代互助共榮 學生、市民全動起來
為了減輕照護者的壓力,新北市規劃「高齡照顧存本專案」,透過世代志工與「佈老志工」來服務老人,服務時數可以為自己未來存本,自己老了以後也有人替你服務,或是把時數捐做公益,或是提領給親友使用。
所謂世代志工,是鼓勵學生、企業和人民團體一起來投入,在接受3小時懂老訓練後,安排至新北市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銀髮俱樂部、老人共餐點等服務健康銀髮族。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林昭文說,目前已有60個單位、2085人完成訓練,提供服務累計5824小時,受服務者有6330人次。
從冷門變搶手 佈老志工遍地開花
以學生為例,在教育局積極推動下,今年初,馬偕護校及新北市耕莘專校、竹圍高中、淡水國中與正德國中學生共同組隊,將服務列車開往淡水樂齡中心及竹圍仁濟安老所。
他們除有美甲、潔牙外,更加入「義剪」、竹圍的踢踏舞表演與正德的合唱演出,看到學生們的熱情,讓長者感覺很窩心。 侯友宜還帶著長輩、學生一起到菜園共享採收蔬菜的樂趣,再由學員煮烹調後一起共餐。
高齡96歲的葉琴,家住淡水國小對面,身體仍很硬朗,每天清晨6時都會到樂齡中心練習達摩功,覺得學生的陪伴很好,希望能繼續辦下去。三芝智成忠義宮76歲的阿英阿嬤坐在輪椅上,學生幫她美甲、有人幫她按摩陪她聊天,她高興地說:「妳們可以當我的孫媳婦嗎?」服務學生志工說:「阿嬤,當然好啊!」呈現出一幅幅世代融合的感人畫面。
學生世代志工至今年7月共媒合全市22區超過36個據點,教育局長林騰蛟說,有44所學校、2000人次學生志工參與,累積服務學習時數達6000小時,未來在各區會持續散布學生世代志工的種子。至於「佈老志工」是有意願關心銀髮族的志工,近年來有增加趨勢。
朱立倫就說,新北市有10萬志工,以前最不想當老人志工,喜歡當學校、環保等志工,現在總算有上千人願意服務老人了。照顧銀髮族的工作與經費龐大,新北市善用志工,讓工作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