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名醫總是很忙,時間管理也很多不確定性,但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李伯璋再怎麼忙,一想到父母和岳父母含辛茹苦把他和太太養大,總會特地安排時間「寵爸媽」。
身為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李伯璋目前借調衛生福利部,在台南醫院擔任院長,兼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角色多重,打開智慧型手機的行事曆,總是行程滿檔。但再怎麼忙,他永不忘父母栽培。
「陪伴最重要,」李伯璋說,他每兩、三週一定和長輩聚餐,每年安排與父母、岳父母和兒子全家三代出國旅遊。
台南近郊散步 上阿里山看日出
父母健在時,他常從台南返回雲林虎尾老家探望,一定會帶媽媽喜歡的新鮮虱目魚,更常邀父母到台南一起住,「每次出遊,算是一點點的補償,」他說。
父親過世後,李伯璋更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更勤快帶媽媽出門散心。李媽媽身體好時,還可以獨自住在熟悉的虎尾,但不時會到台南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遇到假日又正好李伯璋有空,一定接媽媽到台南,帶全家到近郊走走,安平吃豆花、七股看海、享用芋粿和蝦仁肉圓等小吃,行程依母親的體力而定,累了就上車休息。由於李媽媽不是台南人,到哪裡都覺得非常新鮮。
時間允許的話,還會到烏山頭水庫、劍湖山、阿里山、高雄、台中和台東等遠一點的地方。其中,阿里山是李媽媽的最愛,晨間摸黑上山看日出,李伯璋牽著媽媽的手,坐上小火車,帶著太太和兒子等待日出,全家人懷著共同的期待,日出那一刻,彷彿人生又重新開始,李媽媽直說:「就水(台語:真美)!」
晚年,李媽媽糖尿病嚴重,李伯璋在早上出門前,先幫媽媽打好胰島素,讓媽媽可以吃早餐,李伯璋的太太則會在餐桌上準備好鮮香的清蒸虱目魚,成為婆婆口中忍不住稱讚的「貼心媳婦」。怕耽誤媽媽晚餐,李伯璋在下午6點會先從醫院趕回宿舍幫媽媽打針,再回醫院工作。
東京賞櫻 安排適合老人家行程
岳父岳母辛苦把太太養大,太太娘家沒有兒子,照顧岳父母也成為他的責任。
李伯璋帶父母出遊時,岳父母多半也隨行,老人家有共同回憶,聊起來特別開心,孫子也跟在旁邊,令長輩開懷。全家大小吃遍也走遍台南,由於老人家平衡感不好,過馬路時,李伯璋會牽著父母的手;岳父牙齒不好,吃飯時,李伯璋點菜就特別選較爛的肉,或是豆腐等容易咀嚼的食物,同時避免炸的食物,以免老人家消化不良。
孩子長大後,三代開始走向海外,全家一年一次出國旅遊。李媽媽受日本教育,而岳父會講日語,去日本總是多點親近感。喜歡拜拜的老人家,最喜歡去京都看廟宇,更愛道地的豆腐和烏龍麵。
李媽媽兩年前離開人世後,就剩下六人行。2014年春假,全家相約東京賞櫻行,擔心年過80的岳父母舟車勞頓,李伯璋選擇從高雄飛東京,老人家從台南到高雄路程短,可從容上飛機。
台灣飛到東京約3小時,細心的李伯璋常提醒岳父母要起來走動,避免血液循環不良,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雖然是跟團,但行程卻是專為岳父母挑選,特色是老人家不必走太多路,上一個和下一個景點之間都能喝咖啡休息,而且每晚住溫泉旅館,可好好放鬆。
下飛機,第一個行程是到東京近郊的輕井澤,可以看到遠近馳名的富士山。不巧當天下雨纜車停駛,於是安排岳父在附近騎自行車,而膝蓋不好的岳母在咖啡廳裡優雅地喝咖啡賞櫻,他們夫婦和兒子們則去爬山,每個人都找到各自去處。
只要陪伴 老人家就會開心
但外科醫師必須隨時因應病人狀況,不管到台北或國外開會,甚至跟家人旅遊,李伯璋總隨時用手機掌握病人狀況。有好幾次,不得已中途「落跑」回醫院。心裡愧疚的他,總是千交代萬交代兒子或太太,務必讓老人家開心。
「老人家要的是感覺,只要小孩在旁邊就很開心,」李伯璋說,有時下班只是單純地帶媽媽到成大校園走走,媽媽回家後就睡得更甜。
李伯璋的孝順,下一代也有樣學樣。兩個寶貝兒子也是醫生,一有空檔就回家,出遊時更是和外公外婆有講不完的話,甚至成了外公外婆的保鏢,一人看一個老人,路不平就上前攙扶,更難得的是,三不五時還會送上貼心小禮物,非常孝順。
「即使工作再忙碌,還是要讓家人活得很開心,」這是李伯璋堅持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