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華人競爭力就在人文創新

專題講座2〉宏碁集團創辦人 施振榮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2-12-14

瀏覽數 9,400+

華人競爭力就在人文創新
 

本文出自2012峰會專刊

於是,我對產業的附加價值做了分析,發現左邊的智慧財產權跟研發,還有右邊的通路、品牌、行銷,附加價值都比較高,而純粹製造硬體的中間底層,卻是相對較低的。

微笑曲線,鼓勵爭取高價值 1992年,我便提出「全球品牌、結合地緣」的概念,企圖解決右邊的問題。以主從架構的組織,讓各領域的部門運作獨立、分工作業,再把沒有附加價值的電腦裝配業務,移到海外去。

實際上,微笑曲線在當時扮演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因為要把生產線移到海外,可能會造成就業問題。我跟同仁們說:「我們以後可以往更高附加價值的左邊移動,大家一起來努力!」這就是微笑理論提出時的時代背景。

後來觀察產業發展,我發現很多產業都有往微笑曲線走的趨勢,尤其當產業愈來愈成熟的時候,就需要很多的分工,我再提出一個「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的大趨勢。

垂直分工主要的目的,是想產生專業、專注、跟簡化,在某領域做到世界最好的競爭力,達到經濟規模跟成本效益。至於水平整合,則是走向跨國際、全球性的資源整合。可惜,台灣目前的資源配置,大部分的錢還是丟在中間的製造,左邊的研發方面雖然有所提升,但對右邊的品牌、行銷、通路,投入還是相對較少的。

從經營能力來講,製造大概只要10年的累積,就可達到世界級水準,研發大概需要20年,但訓練行銷能力,大概需要1~2代的時間,也就是30~50年的累積。如果我們不及早投資右邊,將來的競爭力一定會受影響。 企業定位,整合or被整合?

面對「世界是平的」的大趨勢,很多思惟都會導向「產業空洞化」的憂慮去,這是由日本人創造的名詞,不希望把產業移到海外去,結果造成過去20多年來,日本企業無法跟國外競爭,因為他們無法借重國外的資源,把它整合為自己的競爭力。等於一直浪費自己有限的資源,去做沒有附加價值的工作。

因應「世界是平的」大趨勢,企業必須有更新的思惟,搞清楚兩種定位,究竟是要當「整合者」,還是「被整合者」?如果想當整合者,就得有效地整合全球最佳資源,日本企業就是什麼都在集團內做,美國就很懂得外包,能活用別人的能量,變成自己的競爭力。 如果要當被整合者的角色,就必須在那個分工項目內,變成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品質被人家所信賴。如果不能做到世界最好的部分,就該外包出去。唯一例外的是,企業的經營「責任」是不能外包的,必須要對消費者負起責任。

總之,不管當整合者還是被整合者,企業都要專注在不能外包的核心能力上,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思惟。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今日全球化的社會裡,機會其實是無窮大的。只是企業必須思考,到底做哪個領域是有競爭力的?可以在知識經濟的世界裡扮演什麼角色? 實踐微笑曲線,改從右至左 做為一個領導者,要懂得建構一個多贏的產業生態,讓大家的分工清晰、利益與共,整合所有參與者的力量。

我提出一個從傳統文化萃取出來的觀念──「王道」。它不僅是稱王之道,而是適用各種組織的領導概念。王道有三個基本信念,第一是永續經營,第二是不斷創造價值,最後一個則是平衡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不僅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連社會、環境等不講話的利益相關者,也都必須照顧到。

要注意的是,談到價值應該關注六個完整面向。最近我發現台灣社會有「半盲」的現象,大部分人只看到現在、直接、有形的價值,卻忽略了未來、間接、跟無形的長期價值。 身為一個領導人,對於價值絕對要有六面向的完整認知,懂得算總帳,平衡各方的利益。並提供適當的誘因,讓大家一起參與、創造價值。

王道精神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北極星,當企業面對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跟挑戰時,都可以此作為指導方針,找到永續經營的方向。

最後,華人要對世界產生貢獻,首先要具備足夠的競爭力,不斷創造好的價值。過去我們的價值在於低成本、製造業、科技的創新,但未來如何創造服務業、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人文的創新,也很重要。

不久,大中華市場很快就要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但我們過去的經營思惟,多半還停留在微笑曲線的左邊,去想右邊可以怎麼做?但以後應該反過來,從右邊的市場端需求,去推動左邊的科技發展。

40年前我就業時就發現,台灣的市場太小,如果只做製造,最後一定會氾濫成災,現在很多產業都變成了「慘」業!大家才開始發覺右邊的重要性。

所以,最近我就在智融基金會成立「龍吟華人市場研發論壇中心(Chinese Consumer Center),去研究華人市場的消費價值、生活型態的趨勢。讓左邊投入的研發,還有中間製造出來的產品,符合右邊的市場需要。

現在大家都很流行談創新跟品牌,但要看消費者的角度,是需要整合能力的,看誰能把整個生態跟價值鏈有效地整合起來。說到底,企業最重要的經營要素就是「人」!領導人必須提供舞台、選定題目、給人才有發揮空間。我覺得台灣企業要培養面對市場的能力,起碼還需要20年的時間,因為這些能力並不是學校教育可提供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