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專賣中國風、唐裝古服的店家,位在艋舺商圈精華地段的二樓,有個特別的名字,名為「九段工坊」。
創立於1973年,近十年以來已經傳到第二代兄弟檔經營,62年次的林家聰和64年次的弟弟林家昌,合力接下這項傳家事業。
為何起名為「九段」?老闆林家聰表示,九段代表的是跆拳道的最高等級,透露出對服飾生產製作有著堅持頂級品質的決心與理念。
100%台灣製 政商名流最愛
強調100%台灣製造,九段工坊使用傳統純天然棉麻、或是進口日本手工印花古布作為衣材原料,質地天然對皮膚無負擔;在染色手法上,則捨棄一般常見、容易褪色的直接性染法,改採更費時費工的反應性染料,讓色澤呈現一種溫暖樸實的質感。
經營近40年,九段工坊主打的傳統唐裝和中國風格的民俗衣著,單件上衣要價約2000、3000元,屬中高價位,高檔、全手工的量身訂製服更是達上萬元,在艋舺商圈頗具名氣,許多政商與演藝名人都是常客。
像是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郝龍斌,每逢過年、春節,時常穿著九段工坊出產的服飾,出席各種節慶場合向民眾拜年,還有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曾在業績發表會穿著的藍色唐裝上衣,同樣出自九段工坊之手。
堅守傳統 卻也不斷突破創新
只是隨著時代風潮的瞬息萬變,九段工坊在林家兩兄弟接手之際,經營上,也遭遇到客源斷層的考驗。為了扭轉新一代消費族群對於中國服「老氣、不夠時尚」的刻板印象,2000年起接棒的兩兄弟,積極在堅守傳統與市場創新間,不斷尋找突破點。
復興商工畢業的林家聰一心想著,做的雖然是傳統服裝,但是版型和剪裁絕不能老套,希望以中國風為基礎,融入現代合身剪裁及流行元素,走少量生產和客製訂作,強調獨特性高,不容易撞衫。
像是在衣著的細節上,添加日本布料滾邊、純棉緹花、立領領口、花式盤扣等變化,甚至還有潮味十足的帽T設計,都打破了「唐裝就等同於長袍馬褂」的規矩形象。
轉型之後,果真將原先低迷的業績拉升了三、四成。
2012年年初,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經由專案輔導計畫,引介新銳設計師呂學政與九段工坊的合作案,又為老店帶進新活水。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研究所畢業,69年次的呂學政,特點是擅長東方風格與混搭簡約設計,在學生時代就曾獲第17屆「中華民國時裝設計競賽」與「台灣新衫設計大賽」優勝。
最特別的是,他還鑽研建築與服裝間的關係,以現代建築所表現的藝術,重新詮釋於服裝剪裁,更能充滿立體張力。31歲時便成立十上整合設計公司、自創同名服飾品牌「Lu Xue Zheng」,才華備受肯定。
九段工坊的兩兄弟,加上設計師呂學政,同為六年級生的組合,很快撞出新火花。
新銳設計師讓傳統風添潮味
共同合作的一組12套的服飾系列裡頭,一款前短後長的洋裝風評極佳,上市不久就被搶購一空,讓原先擔心新產品顛覆感過強,一開始不抱太高期待的林家聰也嚇了一跳。
此外,另一款連帽披風,搭上近兩年蔚為風潮的斗篷風,是古裝漢服相當罕見的嘗試,同樣令人驚嘆「傳統風也能很有潮味」。
林家聰分析,儘管他是美工背景,弟弟又是紡織專科畢業,但對於潮流資訊與設計功力的掌握,依然不足以因應市場需求,加上企業規模小、僅12名員工,又養不起專屬設計團隊,因此能與呂學政合作,讓外部年輕設計人才,導入全新設計能量,是絕佳的機會。
雙方第一次合作經驗愉快後,目前已開始著手討論下一期的設計。採訪的這天,林家聰和呂學政趁著訪談空檔,關注地對著新一批的草稿圖,交流著看法。台灣培育出的新生代設計師,是否能為傳統服飾業找出谷底翻身的康莊大道?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