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靠台灣夥伴幫忙 產量4年暴增3倍

日本最大菇類企業 好菇道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2-10-01

瀏覽數 27,400+

靠台灣夥伴幫忙 產量4年暴增3倍
 

本文出自 2012 / 10月號雜誌 當日本買釣魚台 台灣正在買日本

今年9月10日,日商北斗生技在屏東的第二個新廠正式啟用出貨,一批批剛從培養室問世的小巧雪白菇、鴻喜菇,不僅將送到台灣大小超市販售,還要外銷至中國大陸、香港與東南亞等地。

2008年才進駐台灣設廠、行銷,日商北斗四年後就蓋第二座新廠,產量更暴增三倍,靠的正是台灣好夥伴的幫忙。

「台灣人平均一年吃6公斤菇類,比日本人的4公斤還多,光是應付台灣市場就供不應求了!可是大陸、香港也搶著要貨,我們只好一直蓋廠,」台灣北斗生技董事長山本忠夫,談起台灣經驗,笑得合不攏嘴。

以「好菇道」為品牌名稱的日商北斗生技,成立於1964年,最初以經營菇類栽培用容器為主,之後轉型投入菇蕈研究與販賣,並建廠生產,是日本唯一擁有垂直整合生產線的菇類企業,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菇類廠商。

旗下生產的菇種類繁多,包括了適合炒菜用的鴻喜菇、不必洗就可當沙拉吃的雪白菇,以及杏鮑菇與舞菇等。其中杏鮑菇,在日市場占有率高達六成,根據公司財報,公司2011年營收約合台幣169億2656多萬元。而且是一家股票上市公司。

在日本,北斗有29個工廠,一年可出產7萬噸菇類。在海外,除了美國聖地牙哥外,2008年4月進駐台灣屏東農業生技園區,投資新台幣7億元興建食用菇工廠,成為海外第二生產據點。

在台產量增加快

現在加上9月投產的12.5億新廠,一年在台將產出3000公噸,總體投資額高達19.5億新台幣。

台灣,絕對是北斗拓展亞洲市場的關鍵基地。而它在台的投資,也是台灣食品生技產業歷年來最大外資投資案件,具有指標性意義。

經濟部工業局台日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前執行長周能傳指出,好菇道是日本菇類生技研究權威,像是完全不受日照影響光澤的雪白菇,苦味減少的新巴西蘑菇等,都是自行研發,它來台灣,可以為台灣在地菇農帶來升級借鏡作用。

其實,台灣北斗生技董事長山本忠夫,這幾年來也成為台日合作的鼓吹旗手。對於ECFA,這個日本人比不少台灣人都懂,更常不厭其煩地對日商朋友誇讚此協議對駐台日商帶來的諸多好處。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例如兩岸ECFA,台灣金針菇外銷到大陸已列入免關稅的早收清單中,因此輸出大陸免稅,但是中國大陸的菇類輸出到台灣則尚未免稅,沒有價格優勢。這讓好菇道立足台灣,進可攻退可守。

山本指出,在台灣,好菇道,只要在地生產與銷售,就能打日商擅長的品質戰!而從台灣外銷大陸市場,又享有免關稅好處。

回溯六、七年前,北斗生技已從日本少量外銷菇類產品至台灣,發現業績年年成長,開始對這塊市場感到好奇。曾在日本某食品貿易公司工作多年的山本忠夫,因此被總部社長水野雅義挖角來台灣拓展業務。

搭ECFA早收列車 成長驚人

一開始,山本對台灣認識不多,但做完市調竟發現,台灣人菇類消耗量竟然比日本多!因此大力建議總部搶進台灣建廠。

看見商機可期,2007年他甫上任,三天後就親自飛來台灣,靠著屏東農業生技園區主任陳建斌的引見協助下,文件審查速度很快,隔年4月廠房就開始興建,於2009年正式出貨,也因此及時搭上ECFA早收列車。

在進攻台灣市場方面,好菇道很快有斬獲。一開始山本擔心好菇道在台各通路一包約45~60元不等的價格,相較於台灣菇類貴上一到兩成,恐怕只能打高階市場,只敢在高級百貨超市小量試賣。但2009年在台推出的廣告片,推出一群叫小菇菇的玩偶又唱又跳,不少小孩因此記住要媽媽買,現在早已拓點到台灣所有超市與傳統菜市場,成為不少婆婆媽媽喜愛的菇類品牌。

山本分析,好菇道業績年年都有倍數成長,但在台市占率仍不到一成,但是,加上大陸、香港與東協等通路逐漸成長,搶著要貨的代理商愈來愈多,未來成長可期。

好菇道海外事業部門旗下員工河野宏,目前在台灣政治大學商學院攻讀全英文企管碩士。河野宏稱讚台灣人很懂行銷,未來一定可以幫忙行銷大陸。

就算釣魚台爭議一時難了,日貨出口大陸暫時受阻,至少台灣還是日本之外另一個好市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