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遠見》調查顯示,32.8%民眾對馬總統施政表現滿意,比上月上升4.2%;有49.6%對他表示信任,也比上月上升了4.6%。(見表1、2)
在國民黨立委整體表現的評價上,本月雖有進步。滿意度上升了3.9%,達到23.8%,不滿意度下降2.8%,達58.7%。但整體而言,國人對國民黨負面評價仍遠超過半數。(見表3)
《遠見》民調也顯示,在目前兩岸關係下,64%民眾認為中共不可能對台動武,24.9%認為可能。對照本中心既往設計與執行的民調結果,民眾認為中共對台動武的可能性皆不高,且大致呈現降低的穩定趨勢。(表4、表4-1)
對馬政府而言,最近好消息不少。在經濟方面,台灣股市上漲、一度站上6000點,大陸觀光客屢創新高的大政治氣候下,第三次江陳會依序展開。
在國際上,台灣今年可能首度取得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的觀察員身分,並適逢美國制定「台灣關係法」屆滿30周年,台美關係也互動熱絡,都讓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推動的兩岸互助、台美互信的等事務初步見效。
過去十幾年台灣因為對岸因素,無法成為世界衛生大會(WHA)觀察員。《遠見》民調結果顯示,63.1%民眾認為今年台灣若能順利出席,代表兩岸關係有很大突破,18.4%則持相反看法。交叉分析結果顯示,泛綠立場民眾認為台灣今年若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48.6%覺得是兩岸關係有很大突破,34.1%則持否定看法。
此外,當詢問民眾若台灣每年要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皆需中共認可,有70.8%認為去參加才可以爭取台灣的國際空間,有15%表示為了維護台灣尊嚴就不應該前往,顯見絕大多數民眾深切渴望台灣能有國際空間,即使面對不合理的安排也能折衷考量。(表5)
本月適逢「台灣關係法」屆滿30周年,《遠見》也調查國人對台美關係看法。47.3%國人認為美國政府重視台灣,37.3%認為不重視,看法略分歧。
若逐次分析人民對美國的希望,發現在可以複選情況下:人民最期盼的第一位,是希望美國加強台灣和美國的經濟關係(41.4%)、
39.2%期望美國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27.3%期望協助兩岸簽定和平協議、22.7%期望促使中共撤除對台灣的飛彈、17.0%協助台灣加強國防。(表6)
另外針對中共領導人、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8年年底提出的胡六點主張,其中第一點認為兩岸尚未統一是國共內戰造成的政治對立,若結束政治對立,就代表兩岸統一。《遠見》針對這個看法的調查顯示,有高達69.4%的台灣民眾不同意此說法。表示同意的只有15.5%,交叉分析顯示,即使是支持國民黨的民眾,也有超過七成否定胡六點的第一點。
近一年來,兩岸關係突破僵局,遠見民調顯示,48.3%民眾認為政府應該購買更好的國防武器保護民眾,也能增加和中共談判時的力量,同時也有36.8%%認為兩岸關係已經好轉,為了避免浪費,因此沒有必要再買更好武器,意見略顯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