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因為房租便宜、空間寬敞吸引大批藝術家進駐的北京「798藝術村」,原本是廢棄的工業區,近兩年名號愈來愈響,成為中國前衛藝術展示的重要平台。
去年北京奧運掀起的「中國熱」更將這裡推向高峰。法國總統薩庫奇、歐盟主席巴羅佐等國際政要走訪北京時,都曾特別到此參觀。
精品進駐走秀,變身流行時尚重鎮
798已不再只是純藝術的展覽區,MaxMara等國際時尚精品也紛紛相中這裡,舉辦盛大時裝秀,中外明星雲集。2008年奧運熱潮時,日本服裝設計大師川久保玲也在此舉辦前衛藝術展,克麗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更發揮廣大影響力,進行一場「迪奧與中國藝術家」藝術展,邀集張曉剛等21位中國當紅藝術家以Dior元素為題材,和100件由克麗絲汀迪奧作品進行激盪、對話。連台灣歌迷所熟知的音樂製作人李宗盛,也被吸引來開設手工吉他工廠(Lee’’s Guitar)與「生活佳的院子」餐廳。
今天的798,已經愈來愈像紐約SOHO區,「開始是藝術,結局是商業」,少了一點前衛風格,多了一些時尚氛圍,但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潮到這裡一遊。每逢假日,周邊交通就大打結,觀光客、大學生、北京居民、國際藝術投資客把這裡擠得水洩不通。
400家藝廊,占地40倍華山特區
走進位在朝陽區酒仙橋路上的798藝術村,只見一整片的紅色磚砌廠房,白楊樹錯落其間。過去廠房留下來的斑駁牆面,仍被刻意保留著,顯示著歷史的記憶。過去留下來的政治宣傳標語,也有不少仍被保留著。
但其實每一個斑駁牆面的背後,是一家家的藝廊。雕塑、繪畫、攝影、裝置藝術等都有,已成名的藝術大師和尚未畢業的學生作品並列,連逛展都像淘寶。
另外,書店、設計公司、餐廳、服裝店等只要和藝術沾上邊的商店,也應有盡有。有位藝術家就打趣說,「就像滾雪球一樣,只要和藝術沾上邊的商業活動都進駐了。」
不過,逛798藝術村,一定得先瞭解它的發展歷程。這裡是1950年代由中國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批准的「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工業區,在當時是屬於「高科技產業」。廠區規劃以數字呈現,從774起數,數十年來聚集了100多家相關企業設廠。
1990年代後,這裡的工業日趨凋零,藝術家隋建國看中這裡的便宜房租與交通便利性,率先在706廠房成立工作室。隨後,逐年吸引更多藝術家前來,2003年,徐勇等藝術家選定798廠房發起「再造798」活動,讓這個藝術村得以正名。
798面積廣達30萬平方公尺,大約是台北華山藝文中心的40倍大。目前密布400多家藝廊和工作室,每家一星期到一個月不等的時間就會換一次展,所以每個季節到798都有全新的感受。
創意市集風格,到處讓人充滿驚喜
由於798是舊廠房再造,近來北京市政府才開始進行硬體設施相關規劃,藝廊在園區內難免分布雜亂,加上規定車輛不得進入,遊客逛一整天也逛不完。
面對隨時都在變化的798,遊客抵達時最好在園區書店買一張地圖,把想去的地點研究一番再出發,會比較有效率。
至於有哪些是不容錯過的呢?NIKE迷不能錯過「NIKE館」,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來自台灣的新時代畫廊、紐約知名藝廊PaceWildenstein設立的分支「Pace Beijing」藝廊等,也都是焦點。
若是抱持隨性所往的態度,逛到哪裡是哪裡,也另有「柳暗花明」的新鮮感受。